匹、精良战甲两百套等。
檀那耿明晋封三等亲王爵,王府近卫编制正式扩充五千人,不过在会战中,随他到格图的两千名近卫损失惨重,生还者不足四五百人。檀那耿明所得的其他封赏之物皆是素鸣衍的两倍,素鸣衍倒也不眼馋,至少他将檀那耿明份内的二十万铢的赏金给截了下来,这是他跟檀那耿明谈妥交出石京度所部兵马的条件。
贝迦人果断撤出博重,素鸣衍以为帝国急于收复九原郡的意图可能受挫。
帝君下令从集结于博重的三十万兵马中抽调精锐组建东西两路光复军,但是各家都不会将真正的精锐武士交出来。檀那耿明所率领的西路军团有所谓的八万精锐,但大都是西六郡联军剔除下来的兵马,战力与原先的格图守军相仿,真正支持他的夜氏在格图会战损失惨重,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休养才能恢复实力。
东线军团以帝都卫戍司、关河郡、楚原郡郡兵为主,以苏颜士吉的次子苏颜千嶂为帅,虽说苏颜家在此前的战争中损失惨重,苏颜氏在帝都卫戍司掌握的六万兵马损失掉四万,但是以帝国第一家族的强盛势力,东线军团八万兵马的战力仍然要远远强过西线军团。
檀那耿明手握八万兵马的大权,又处于重战之地,假以时日,未必不会锤炼成一支精锐之师,不论从哪方面说,他看上去确实是离帝位最近的一人,不晓得檀那隆城是不是有所后悔,也不晓得檀那隆城会如何使用石京度这招棋。
关河郡卫戍军司得以重组,其编制远远多过其他郡,高达六万人,原关河郡总督刘铭轩因抵抗不力而下狱,至令未释。关河郡紧邻帝都,又手握重兵,关河郡总督之位就成了各家争夺的对象,帝君也想因此战而重振帝纲,欲在关河郡总督位上安插王族子弟或者没有家族背景、忠于帝室的将领。
由于各方争执不下,关河总督之位迟迟不决。倒是河曲郡总督之位,君臣的意见倒是一致,一定要派一名强势人物,遏制摩揭氏趁机向河曲郡渗透,由内府司总执事孔淮任河曲郡招讨安抚使率一万兵马收复河曲。
孔淮为檀那锡陵的近臣,他所部的一万兵马又是以忠于帝室的廷卫为主干,帝权看上去确实有所上升。最关键的,苏颜氏在帝都的势力大弱,再无法像以往那样随意控制帝都的局势。
帝国在北部的重大军事胜利,令迦南也有所顾忌,虽然迦南北部兵马集结的步伐没有停顿,但是速度已然放缓,或许迦南也意识到不等他们准备停当,帝国就可能稳定北部的局势。
425年的初夏,东西两路军团进入九原境内,但是进展并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