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外人所能知晓的,易氏也绝对想不到他此时的顾虑,只是易氏的韧性令素鸣衍相当头疼。
这年的冬季也过去将近一半,金微山的寒风吹过燕云,抵到羽嘉山以及的地域。铺天盖地的滔天之水终于被楚布河的河道所束缚,消失千年的楚布河重现中陆,一直从巍巍贺兰山蜿蜒三千余里,汇入布列楚河。羽嘉境内的洪水完全退去,迦南西北三郡还是一片狼籍。
集结在羽嘉城的兵马,包括精锐射手、精锐戟士、剑士在内的近八千在白术的率领下抵达桑澜泊南岸的土地上。江采离在羽嘉役民众集巨木为筏,载着巨量物资也到达桑澜泊南侧的楚布河河口。虽然洪水还在青叶郡境内泛滥,但是羽嘉峡谷的水道却相当的平稳。望着绵延不绝、甚为壮观的木筏,素鸣衍神色并不好看,他想到,当迦南西北三郡的水道疏通之后,迦南东部的巨型战舰将顺着布列楚河以及楚布河的主水道进入此地。素鸣衍在迦南为质时,看到过河港联盟进入迦南的大型商舰,这些巨型船只仿佛一座座水面上移动的壁垒。仅凭这些简易的木筏,是绝对无法跟那些装载着巨型攻防器械的巨舰抗衡的。当然事情也未必会那么糟糕,易氏在这方面也是一样的薄弱,易氏未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大概也不会希望其他的势力渗进西北三郡吧。这或许是素鸣衍一厢情愿的想法,毕竟易氏子弟不都是目光短浅的人,有限度的引进水师,可以有效的遏制羽嘉在地形上的优势。
素鸣衍虽然想及种种可能,也试图种种弥补的措施,但是这种羽嘉先天性的缺陷,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全扭转过来,就算从沿翳云河两岸招募大量的舟师、船匠,但是羽嘉的军民几乎无人识得水性。
这样的忧虑似乎还很遥远,素鸣衍率侍卫营、千贺武士营、龙骑营连战大捷,深入迦南青叶郡境内,这样的消息鼓舞着羽嘉的军民。
易氏此时的境地虽然艰难,但是考虑到羽嘉郡的军事替力有限,并没有立即接受素鸣衍提出的议和条件。在迟疑犹豫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易轩达也想利用石川华来援的空中力量扳回劣势,将羽嘉兵马赶出青叶郡,奈何主将决战的信心不坚决,而羽嘉兵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战力,令易轩达屡屡受挫。易氏军队虽然在境内作战,但是基于泛滥的洪水,易氏军队获得补给的困难甚于羽嘉方面。
却在这年最寒冷的季节里,羽嘉近一万精锐在桑澜泊的南岸稳固的建立起互为犄角的三个简要据点,三个据点包围着桑澜泊前岸最重要的一处地点,那就是楚布河出桑澜泊的河口地区,素鸣衍决心在此地建造一座可以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