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的一切救治措施也只是徒劳,根本无法改变既定的结局,只有望着没有一线生机的躯体叹息。到了厂长办公室,吴楠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材料,坐到许书伟的身边:“这是你写的?”
许书伟接过材料看了看,抬起头望向吴楠说到:“没错,是我写的。”这是许书伟两年前写的一份有关酒厂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报告。自从他把这份他苦心研究,探讨酒厂长远发展的材料交给前任厂长以后,他就被视为有野心的狂妄自大之徒了,名为财务科长,其实成了“挂职”人员,因为厂里又另外任命了更年轻有为的财务副科长,年轻的财务副科长需要更多的“锻炼”机会,许书伟也就基本上无事可做了。看着这份不见天日的材料,许书伟感慨万千,当初书写材料的热情早就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焦虑,是对不可把握的未来的担忧。
吴楠从许书伟手里拿过材料,大致又翻了翻说到:“我认为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切中时弊。国有企业为什么会在市场经济中举步维艰?政企不分是最大的阻碍企业发展的障碍,说了多年的自主经营,在实际操作中,终归是一场空。企业不过是某些领导的私产!就拿我们厂的情况来讲吧:正如你在材料中所写的,酒厂兴旺的时候,县里很多领导就把自己的亲属想方设法弄进来,人浮于事不说,还相互攀比工作岗位、工资待遇,不但影响一线工人的工作热情,还严重动摇了他们对诚实劳动的信心;各级领导参观、视察太多,招待费年年超支;各种摊派太多……你提到最重要的一点是厂领导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没有规划好酒厂的长远发展,”吴楠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意味深长的看着许书伟,微微一笑,说到:“领导之所以是领导,毕竟比一般群众要强一些,即便没有真才实学,至少比普通人更懂得世道人心,他们更了解人性的弱点,更知道利用人性的弱点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这点我同意。前任厂长好大喜功,比起酒厂的发展,他更关心自己的政治前途,也不能算是缺乏战略眼光,不过用在了不同的地方而已。他可以牺牲酒厂的未来,几百号工人的生计,为自己换取局长的职务,真是一个厚颜无耻的阴谋家。他倒是顺顺当当的坐上了局长的宝座,我们呢?丢下这个烂摊子,剩下我们怎么办?真正与工厂共命运的只有普通的工人,至于领导,有了成绩可以升官,没有政绩,甚至亏损,都可以挪个地方继续当领导。”许书伟义愤填膺的说到。
“从来没有因为经营不善导致企业亏损、破产而个人跳楼的国企负责人。在目前,因为权力与责任的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