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是什么,于是疑惑的问到。
“书伟,有时候你还真天真,怎么可能去摆摊儿修鞋嘛,修鞋也得有手艺,我们都不会。不过,你别忘了,我会打字,我想我们开一个打字复印店,倒是很合适的。”
“开打印店?”许书伟笑了笑说到:“这个主意不错!”
“对啊,打字、复印对我来讲,可是轻车熟路,驾轻就熟的。况且,投资不算很大,我大概算了一下,五万块钱就可以了。”
“五万?五万也不少啊,到哪里去弄五万块钱呢?”
“我们自己有两万块,剩下的去找朋友借,不行的话,就用房产证作抵押,到银行贷款。”雁鸿信心百倍的说到:“袁圆那里,我们不好去借钱了,周捷这几年做生意一帆风顺,一定挣了不少的钱,找她借个两、三万不成问题的。”
第十九章
更新时间2011…3…31 21:18:13 字数:3890
十九
在这个内地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城,大量的下岗职工,社会向他们提供的就业机会极其有限,他们只能自谋职业。大多数的失业人员只能做费时费力赚钱不多的小买卖,像开个小餐馆,摆个出售小百货之类的小摊儿,这类生意本钱小,风险小,赚的钱也很有限。然而,他们没有太多的选择的余地,因为他们大多数失业、下岗前,单位的经济效益就已经不好,原本很低的工资,往往被拖欠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最终还不能足额领齐。加之,上有老人,下有孩子,正是用钱的时候,几乎都没有多少积蓄,根本没有做大生意的本钱和经验。
当然,年轻的未婚人士不再这个范围之内,因为年轻就是本钱,没有结婚就没有负担,他们随时可以外出,到经济发达的地方去打工。这也是县城里,无论农村,还是城里的年轻人最实在、最光明的出路。家庭条件好的,可以先上大学,学一个专业,有个一技之长,再谋一个“白领”的、体面的职业;经济条件差点儿的,中学毕业,十七、八岁,拿青春做赌注,带着梦想的行囊,就外出谋生了。模样好、身材好的,可以到酒楼、茶楼、宾馆打工,吃吃“青春饭”;模样差点儿,身体好的,可以到工厂的流水线上去挣钱。所以,最艰难的就算三十、四十来岁的下岗、失业人员,他们有太多的牵挂,老人、孩子,都需要他们照顾。比起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你已经老了,原先学习的专业知识已经过时,或许已经荒芜了,面对每年一拨一拨的高等院校毕业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你的学历根本不好意思拿出来。至于工作经验,年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