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没有问题的,关键性子还算憨厚,可托付女儿终身,就让冯辉昌托媒来定亲。
冯辉昌就是这个身体本主的亲生父亲,出现在那个土房子里的男子。冯家兄弟三人,冯辉昌是冯家大郎冯辉昌,没有姐妹。冯母有个外甥女儿王氏,自小丧亲,带着家里的田地久居冯家。冯母没有女儿,对外甥女如亲生女儿一样,本来想让自己的外甥女儿嫁给冯辉昌,但冯辉昌喜欢赵大娘子,并指望在考科举的时候山长能助他一二,所以就说服冯父托媒与赵大娘子定了亲,而冯母的外甥女儿则嫁给了冯家二郎冯辉明。
定亲没多久,赵大娘子父母在一次意外中双双身亡。赵大娘子没有其他的亲戚可以投奔,就卖了宅子托人给冯家送信,和冯辉昌拜了堂成了亲。
赵大娘子没有任何嫁妆,冯辉昌也没借上赵大娘子的父亲的光,成亲后参加了了几次科举,也没有考中举人,冯母就一直让大房在家务农。
因为冯辉昌执意娶赵氏而没有娶她外甥女儿,再者冯辉昌也没考出功名,冯母一直对赵氏心怀不满,对赵氏是怎样都不满意,每天百般刁难,把赵氏当个壮劳动力使,地里的活计没有赵氏不会干的。
而成亲十余年来,赵氏又偏偏只生下一女,冯母就以此为借口让冯辉昌休了赵氏,再娶自己被休在家的侄女儿。
冯辉昌本来对赵氏还是有感情的,开始时还不同意休妻,只同意纳妾。只纳妾冯母却不同意,尽管自己的侄女儿被休在家,怎能让自己的侄女儿做妾?
今年中秋,冯母再次逼迫冯辉昌休了赵氏。冯辉昌在见了冯母的侄女儿一面后,见其曾经生过男孩儿,能生养,且比赵氏保养得好、仍美貌如初冯辉昌就动了心,同意了休妻另娶。
赵氏心灰意冷,却没有任何理由抗拒,无子可是七出之罪之首。
但是赵氏的女儿冯大娘即冯增云现在身体的本主见自己母亲可怜,且不愿意有什么继母,就不同意父亲休了母亲,最后以死相逼,撞了墙。冯大娘昏迷了三天,醒来后就和母亲一起被逐出了家门,而临走时院子里的除了冯辉昌的那几个人就是冯家二房的人。
故事讲到这里,冯增云才恍然自己这一世的可怜身世,唏嘘了一会儿,增云问道:
“娘,那这个宅子是谁的?您好像特意买它似的。”
赵氏抹着眼泪道:“这是我的娘家,父母去世,我嫁到村子里,这个宅子就卖了。本来想拿卖宅子的银子置备些田产,结果我在冯家生活一直不如意,在你有病或者实在吃不饱的时候拿出来些银子看病买药或者买些吃食,卖宅子的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