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市里租房子住,美其名曰就近方便照顾女儿的学习。
朱建设在韩国赚的钱也被母子三人挥霍无几,直到七、八年后,蔡兰芬才东拼四凑地在M城里买了间楼房。搬进去没三个月,不知什么原由又被她转手卖了,随后M城的楼价象坐电梯般扶摇直上,她再想买,手中的钱却不够了。
家家有本难念得经,姥姥家有个啃老、败家的老儿子,奶奶则摊上了个败家儿媳,不会生财也就罢了,坐在家里还不停地败家。
朱珠奶奶是个要强的人,守寡二十余年,一直一个人生活。到年老时,李凤丽欲接老太太同住,她却不同意。只说从来没为大儿子看过一天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去老大家,最后只得由五个子女掏钱,给她雇了个保姆照顾她的日常生活。
朱奶奶倒是不缺钱,几个儿女除了给生活费,最有钱的小女儿还全包了她的医药费和日常支出。每次打开奶奶家的冰箱,总是满满地,牛奶、鸡蛋、水果、鱼、肉都不缺……
朱奶奶是个老观念,重男轻女,见大儿子全家来看她,还给她买了几件衣服,朱珠又塞给她许多钱,她乐得笑眯了眼睛,脸上的皱纹也少了许多。若是朱珠的姑姑们在场,一定要酸上几句。
第二日付完三间房子的房款,除了一幢别墅的房主是朱建文,另外一幢别墅和高层三居都写在了朱珠的名下。又约信誉好的装修工头谈了一次,相约他完成手上的工程,便给朱珠打电话,商量装修具体事宜。
一家四口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L市,李凤丽抱着包里的房本,看着坐在前排叽叽喳喳闲聊的两个女儿,高兴地拉住朱建文的说,轻声说道:“孩子真是长大了,咱们也开始享福了。”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朱建文回握住老婆的手,“孩子们都出息了!”
M城到L市的区间BUS里安装有空调,上车后不久,人们大多都在凉爽的空调风中睡去。
轻轻地将小妹摇晃得头靠到自己的肩上,朱珠掀开窗帘的一角向外看去。熟悉的青山绿水,飞快地向车后跑去,一辆通过宁城去往俄罗斯的国际大巴超了过去。
朱珠又想起此刻应该在宁城随兄做边贸的吴浩明,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一如第一次见面般装酷少言,还是正痞痞地同几个哥们光着膀子畅饮冰啤?
她好想去宁城看一眼他,只是远远地看那么一眼……
这念头一冒头,就再也按奈不住。正当她胡思乱想这际,包包里的手机响了。
“喂,你好……”来电显示是L市的坐机号,应该是她的同学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