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让他不顾大哥,奔自己的前程,他又有些犹豫。
“这有什么难的?”听到他的顾虑,朱珠不以为然的挑了挑眉。“一个星期最多装三次再生板,若你放心,我替你干,而且还是义务工,赚得工资还算你的。我觉得陈友军讲的机会,实在难得,出去多看一看,长一长见识。多条路、多个选择,也不错。”
要说俄罗斯,吴浩明并不陌生,他的俄语也讲得很好。二十刚初头时,他独自一人替大哥在国外卖菜。他们家起家全凭一车烂苹果,后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他白天地仓库里卖菜,晚上就住在里面,冬天没有热水,他就用冷水洗澡。晚上睡觉抱着一管猎枪,随时防备暴徒抢劫。每天晚上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藏钱,把身上所有现金藏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
那时他年轻气盛,遇到挤兑他的商户,他也毫不客气的反击。也因为护照超期东躲西藏,被警察扣下时,塞给警察现钞……
回想过往,他一直都是凭年轻、鲁莽,甚至是拳头在混,立足社会的真本事,一点没学到。在被人当枪使了多年之后,他终于开始转动快要锈化的大脑了。
也许是时候改变了……
吴家在俄罗斯经营的业务开始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出口装饰板材,进口废金属、松子,还投资开发了两座矿山,一座是金矿、一座是铁矿,可惜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收回成本。吴家业务虽然庞杂,却不有正经的主营业务,几乎就是人云亦云地做着对俄贸易。大环境好时,倒也没什么,只要大环境一旦恶化,他就会陷入泥潭无力自救。
做为吴家撑舵人的吴浩民根本就是个善于开拓的人,只不过是他做对俄贸易要早一些,通过亲朋好友积累了一部分客户。可十几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些客户,甚至在不断萎缩。和他同时期的商人,不是成了亿万富翁,就是赚了一桶金回国内发展,当然也有破产消失在人们视线之中的。只有他依旧顽强地、半死不活的吊着,可走到哪里都要摆出一副儒商大老板的范儿。既使到了最后快破产的边缘,他也倒台不倒架,逼着自己亲人出钱给他做生意、充面子。
典型得眼高手低!志大才疏!
吴浩明却跟其兄恰恰相反,他不怕丢面子,只要能赚钱,再脏、再累、再苦,他也不怕。为了养家,能让老婆、儿子过好日子,面子值几个钱?他更好实在的里子!
得了陈友军给的机会,他异常珍惜。跟着他上网、打电话,联系俄罗斯客户,坐飞机满俄罗斯境内地飞来飞去。不会的地方,他就多看、多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业务水平也逐步提升。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