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替你存着,后来,听说老爷回来,我匆匆忙忙赶到镇上,也没见人,燕玲要做善事,我也跟着,县太爷要修门口这路,我们把攒下的三百两银子拿出来,县太爷在渡口这路的尽头,立了石碑,写了‘陈家路’呢。”
好嘛,路是陈家路,镇子也很容易叫陈家镇了。
正文 第二四三章
第二四三章
尽管茵茵说自己一路游玩,不累,赵燕玲她们还是告辞离去,跟着她的那些人,有些是南落村的村民,还有几个,只是和赵燕玲关系不错,就想看看茵茵这个一品夫人一眼。喜鹃看到盘子里的点心,没人动,就在她们离去时,每人发了一块。全陈家镇都知道他们引以自豪的陈老爷回来了,现在又传言说陈老爷夫妇怎样的平易近人、怎样的和蔼可亲,赵燕玲她们平时的那些善举,本就赢得了人心,现在再有这种传言,一时,陈家老宅附近,经常有人驻足,探着脑袋往这边看,希望能领略一品大官的风采。
陈三大是第二天才来的。陈长庚走的时候,委托他照顾茵茵留下的土地,他本来想第一时间给茵茵汇报这些年的收益和支出,没想到那片带湖泊的地,有个长工家里出事,把他叫走了。
“夫人,这地的一部分收入,我捐出来修路、舍粥,还给你留下了许多。都换成了银子,在地里埋着。哦,你放心,就在长工住的炕头下面,每年我都给他们重新盘炕,说是为了冬天好烧了取暖。旧炕土是好肥料的,他们都往那边想,每人有怀疑,现在,炕下面都快让银子铺满了。”
“三大大叔,这些年你和婶子辛苦了。”茵茵心里感动。
“夫人这是什么话,就是有了你的关照,我陈三大才过得这么体面。”
“那是你们肯努力啊。哦,对了,大叔,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好好,好得很。我那大小子,读书不成,但总是识字算账没问题,在家里为人又公平,三十岁头上,就当了里正,这都十几年了。”
看茵茵脸上还有询问,他补充道:“以前是肖里正,他年纪大了,就是我那大小子接替他的。”
“恭喜大叔。”
“呵呵,还不是托了夫人的福气?”
“那是你和婶子上进,孩子也跟着学好。”
“当年,你教了冬生识字,我老婆看冬生变得文雅懂事,心里羡慕,这才让了大小子读书,他才有这造化的。”
“夫人,我晚上带人,把地里的银子起出来,送到府上吧?”
“哦,暂时不用,就放着吧。”
送走陈三大,茵茵和陈奎秀坐了个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