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搞清楚这些书里边,到底是写的什么东西。
他找来了附近一所中学藏族班,请求学校领导要找一个藏族学生做一对一的帮扶。这所中学的藏族班已经开设了有好几年的时间,一个班级40多名学生,全部来自藏区最贫困的各个角落。学校欣然同意。每到周日,他都会把这个男同学接出来,或者领着其他几个同学,去郊游,或者去他的住处一起做饭。每次他都会拿出来一本书,让这些学生给他做翻译,他则拿着一个本子和笔,认真地做着记录。
他开始发现,这些书里,是另外一个广袤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具有无法摆脱的巨大吸引力。
他开始在网络上、在书店里、在寺院里找寻一位与这箱书有关的文章。渐渐地开始对藏传佛教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了解和领悟。
他慢慢地才搞清楚,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西藏的一个分支。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南传佛教为佛教的三大分支。藏传佛教又是以大成教为主要枝干,下边分为密教和显教两个流派。唐代文成公主入藏的松赞干布时期,喇嘛教开始兴起。据《藏传佛教》一书记载,该教自寂护论师传入大乘佛教及随瑜伽行自续派,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制服了外道(苯教),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础,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在宗喀巴大师创格鲁派,成为喇嘛教的主流后,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近代以及现代,喇嘛教逐渐流传主要包括印度、尼泊尔、老挝甚至到世界各地。
据维基百科《藏传佛教》一文记载,藏传佛教的前弘期,始于公元七世纪中期。当时西藏的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来自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底公主(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寂护大师及弟子莲花戒入藏,逐渐奠定藏传佛教的基础,但此时仍有许多人反对。后寂护大师返印,敦请莲华生大士由印度入藏,传入密宗,折服了原来盛行的苯教,佛教于是得到了弘扬。
寂护与莲华生大士入藏之后,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据现存的登嘎尔目录(布敦认为是赤松德赞王府所编),当时译出的大小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