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泰国及斯里兰卡一带之佛教)、北传(中国、韩国、越南及日本等地盛行)及藏传(西藏、尼泊尔、不丹等地盛行)。佛法在传入各地以后,或多或少都因为风俗文化而演变成为具地方色彩之宗派,但其教义与本师所弘传的并无分别,只是在表达上及仪式上有所不同。藏传佛教在元朝时传入中国,因为汉族人称藏传佛教僧侣为喇嘛,因此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它主要被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派”、“花派”、“红派”及“白派”。
藏传佛教表面上说包含了完整之小乘及大乘戒律及教义,但若究其实,却发现并不是如此,尤其资讯发逹之今日,使密教不再神秘,其中心思想全以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为核心,故非佛教。密法只是藏传佛教的一部份而已。一位西藏的僧人未必就一定学过密宗,所以把藏传佛教各派统称作“密宗”并不确切。一般称呼的“黑教”是藏族的苯教之俗称,是一种佛法未传入西藏以前的本土信仰,与“密宗”及佛法毫无关系。苯教教是一种祭祀大地山河的泛灵信仰,其中部分教士吸收了一些佛法名词及教义,在佛法传入西藏之后,苯术已不如佛教盛行。苯教在川北一带有不少的信徒及法师。
藏传佛教的分为宁玛派(又名“红教”或“古宗派”)、噶举派(又名“白教”)、萨迦派(又名“花教”。除了萨迦本派之外,尚有哦巴、茶巴、种巴三支派)、觉囊派、噶当派、格鲁派(又名“黄教”)、希解派、觉宇派、廓扎派、夏鲁派、嘎档派(又名〃绿教〃或敕教)等派系。藏传佛教的经典分为显教、密宗二者。其中显教有五大论必读:《现观庄严论》、《律经》、《俱舍论》、《入中论》、《释量论》。藏传佛教中密教部分以空行法教中:《桑给契吉密续-佛陀密续唯一的法嗣》为第一。
藏传佛教有很多礼仪,较常见的有:谒见礼仪、礼佛、大诵经仪典、降神仪规、密宗祭坛、火坛仪式、祭祀仪式、军旅礼仪、灌顶传法仪规、活佛坐床礼仪、活佛受戒典礼等。
藏传佛教的法器更是数不胜数,主要有:礼敬法器、称赞法器、供养用法器、持验法器、护摩法器、祈祷法器等。各法器用于不同的不同的宗教仪式。
藏传佛教的法乐也独树一门,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有: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等等。
藏传佛教还有完整的法舞体系,是一种在宗教仪式上演示教义的舞蹈形式,藏语称为“钦木”,舞者带着具有佛教象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