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来临,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达(*)赖喇嘛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
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达(*)赖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达(*)赖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被历代达(*)赖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八世达(*)赖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恰白康(阅览室)、康松司伦(威镇三界阁)、曲然(讲经院),并把旧有的水塘开挖成湖,按汉式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在湖心建了龙王庙和湖心宫,两侧架设了石桥。1922年,十三世达(*)赖对罗布林卡再兴土木,在西面建金色林卡和三层楼的金色颇章,并种植大量花、草、树木。1954年十四世达(*)赖又在北面建了新宫,使罗布林卡发展为今天的规模。”
罗布林卡的新宫、格桑颇章、金色颇章等各个宫殿的墙上都是壁画尤其是两层楼的新宫。壁画详细记录了松赞干布和赤松德赞的生平传记,壁画展示的是一部西藏简史,内容涵盖藏族起源、吐蕃王朝兴亡、公元846年至1391年西藏佛教后弘及噶当、噶举、萨加、格鲁等教派的兴起,1391年一世达(*)赖根登竹巴出世至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于1955年访问北京等故事。位于人工湖湖心的湖心宫是达(*)赖喇嘛会见和宴请僧俗官员的地方,十分的幽静。
罗布林卡绿荫小道给刘颖带来了好的心情,她拿着相机不停地前后奔跑拍照,俨然忘了脚踝处隐隐的伤痛,几天来的郁闷心情也一扫而光。出了罗布林卡的大门,太阳已经西下,几个人嚷嚷着要去哲蚌寺,寺庙都一样,反正既然来了也要去,干脆今天就把它们转完吧,明天就去日喀则算了!
拉萨到日喀则有两条线路可以通达,一条是南线,一条是北线。南线全程340公里,路不好,其中有二百多公里是砂石路面,但是风景奇美,几乎全部是在高山中穿行。沿途经过岗巴拉山、羊卓雍湖。北线是新修的柏油马路,路况很好,距离日喀则比南线近了将近80公里,基本上是沿雅鲁藏布江边逆流而上。大家商量过后,还是认为越是没有公路的地方越是原始,越是原始就越有吸引力,决定走南线进,北线出。
沿机场路出拉萨,车队开始在拉萨河边前进。60多公里的柏油马路过后,来到了曲水河大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