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开到那里做了一次全面的检修,花费了一整天时间。她并不担心确吉会在她之前到达,毕竟是马,那么远的路,人困马乏总要休息吧?怎么地也不会跑得过她的大切。她心安理得地在当雄闲逛,买足了她认为路上用得上的东西。
天刚蒙蒙亮,刘颖便启程,赶上了一队山东的车友。青藏线路况还算不错,大家马不停蹄地用了十几个小时时间,天完全黑了下来的时候到达了三江源上的著名的不冻泉。
海拔4600米的不冻泉是因为这里清泉密布,泉水常年不断,喷涌而出,在寒冷的冬季也不封冻,因此被称为“不冻泉”。新开通的青藏铁路像一条通向天边的天路伸向两边的天际,各种动物,旱獭、羚羊、野狼、牦牛随处可见。不冻泉保护站是一排白色的平房,里边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负责这个可可西里东大门区域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这几个工作人员显然已经习惯了这些南来北往的过客,很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来客。他们的工作几乎都是巡山,保护站内几乎没有吃的东西,条件异常艰苦。连煤气和水都舍不得用,都是稀缺物资。还好里边还有很多床铺,供过路的游人借宿。刘颖钻进睡袋,给老浪发了个短信:我很好,正在回家的路上,勿担心。平房的外边很冷,飘起了雪花,空气很稀薄,顺畅的呼吸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好在刘颖早已习以为常。
从不冻泉到曲麻莱有320公里的路程,新修的公路似乎还没有全线通车,路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戈壁渐渐变成了冻土。过了楚玛尔河,由于桥梁尚未修通,刘颖只好循着车辙涉水而行,还在这里的河流都比较平缓,大切面容狰狞地喘着粗气,还没有罢工。刘颖一遍一遍地祷告:千万别给废到这儿!我佛保佑!马路边的黄羊成群地游荡,旱獭也不时地神出鬼没地出现在路边稍纵即逝,雄鹰在天空中盘旋俯冲。到达一个GPS上显示叫做“色吾沟”的地方,有一片废墟在前方山沟里边,看着似乎以前有人居住。断墙上还能够看到“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这一带的土地下边几乎都是结冻的泥土,到处都是水坑,沼泽和烂泥随处可见。没有完全完工的公路断断续续,好在沿途都有施工机械和三三两两的筑路工人,刘颖并不担心自己的车子抛锚。可以想象这段路在以前是什么样子,一般的车子简直无法逾越这种恶劣的环境。刘颖的大切仅在途中换过一次轮胎,还是等了半天碰上一个小货帮的忙,等到达曲麻莱县城的时候,刘颖长出了一口气,一路上的孤独疲劳和郁闷一扫而光。
刘颖找住宿的地方第一就是当地政府招待所。这是她一路上总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