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钦大殿为扎寺最早建筑,殿前有一500平方米的讲经场,是**向全寺僧众讲经和僧人辩经的场所。寺内供奉的佛像除释迦牟尼佛及其大弟子外,两边柱上还刻有建寺人根敦主与四世**的立像;周围有宗喀巴师徒和80位高僧造像等。
扎什伦布寺有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札仓(经学院)。此外,时轮殿、印经院、汉佛堂等也有相当的规模。时轮殿的四壁书架上藏有许多古代藏文经典,供有宗喀巴及其上首弟子贾曹杰和克主杰的塑像。印经院藏有著名佛经和历世**传记的印版,其中以30多卷本的《宗喀巴传》最为有名,流传甚广。汉佛堂是七世**时建造的,堂内陈列清代皇帝赠送给历世**的礼品。楼上悬挂乾隆皇帝的世幅画像,偏殿是清朝驻藏大臣与**会见的客厅。堂内除珍藏大量的金银玉器外,还保存着封印、佛像、瓷器、织品等重要文物。
从扎什伦布寺出来,刘颖已经是头昏脑胀。她对这些寺庙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趣,只是抱着完成一项任务的心态,跟着瞎转悠,目的只有一个:回去好应付谈论,咱去过扎什伦布寺。
日喀则的天比中原地带亮的晚了两个小时,大家这些天似乎都已习惯了早起,每次都是牛茫最后一个被大家从床上给拖起来。牛茫从此养成了个习惯,早上开始不刷牙不洗脸不刮胡子,上车就继续睡,再破的路,就是把他给颠到天花板上重重地摔下,他照样打着呼噜昏睡不起。有几次他的鼾声突然中止,坐在悍马里边的笑颜妖把他给拍醒,害怕他是高原反应,一下子呼吸断了路。牛茫睁眼看他:哥哥,你拿我当苍蝇啊!拍死我啊!
日喀则到拉孜150公里,2006年下半年新修通的318国道非常漂亮,笔直平坦。途中碰到了一个黑色多边形纪念碑,碑上刻着“5000公里,上海的人民广场”也不知道是按哪条路来计算的里程,大家还是下车一阵乱拍。经过两个山口错拉山口(4500米),加措山口(5220米))之后就到了拉孜。拉孜街道上很脏,这和大家一路走来的蓝天白云洁净的感觉有着天壤之别,很多孩子乱哄哄地从垃圾堆里窜出来,围着汽车伸出脏兮兮的小手要东西。刘颖和大家把早已经准备好的铅笔橡皮等东西发给流着鼻涕的孩子们。大家在拉孜宾馆对面的川菜馆吃了午餐,由于拉孜到定日正在修路,每天只有19:00—07:00放行,拉孜总共横竖两条街,开车两分钟便浏览完毕,只好在车里东倒西歪地睡觉。有几个睡不着的聚在一棵树下打牌,马上招来了一群藏族小孩子,围着他们叽叽喳喳地要东西,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