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关于她的唯一记载,‘双面般若,乘以梼杌,具观众生,自见本心,妙法善恶,得证涅槃’。意思就是,菩萨以梼杌为坐骑,于微尘中观众生,半面皆善,半面皆恶,人心本就不只一张面目,也许我们都有双面的灵魂,这位菩萨上窥天机,下睽人心,能辨善恶、摄心魂,法力无边。”
海城、蓝染和穆慎行都是第一次这么详尽地知道这画像上菩萨像的来历,不禁都竖起耳朵仔细听。夜明珠辉映下被两厢壁画挟裹的走廊在他们脚下走过,那壁画中的种种随着费老的讲述越加鲜活了起来。
画中的菩萨踏在一只巨大梼杌的背上,半边脸微笑,半边脸讥笑,许多凡人在她的目光下无所遁形,有象征着魂魄的影子被吸纳入那两半诡异的脸孔中。画上庞大的上古神兽,分明就是在沙漠里驮着海城和蓝染来白山石窟的那头梼杌的样子。
“这位菩萨有神奇的力量,曾经有人亲眼见过她的法身。”费老说。
“什么人?”蓝染问。
“那个因为莫高窟而在历史上被褒贬不一的道士王圆箓。”
“王道士?”蓝染吃惊。
“王圆箓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后,很多珍贵经卷文物自他手上流失,世人因此常提起他就痛心疾首,可是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可能已经没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了,”费老叹道,“他来到莫高窟后就自愿留下担当守护者,而发现藏经洞后两次徒步五十里上报敦煌知县,到肃州去找道台通报,甚至给慈禧太后写过信,七年时间内他多方呼吁却等不来任何重视,后来莫高窟的文物闻名于世后,竟然偷窃成风,很多官员想将经卷占为己有,甚至在运经卷去北京的途中,每到一地就大量失窃,而西方人来带走文物的时候持的也是官府的许可证,这样的破坏让王道士非http://87book。com常痛心,使他对清廷彻底失望,觉得竟还不如当时把经卷交给对此足够珍视郑重的德国人斯坦因。”
费老摇头道:“这是历史的大背景决定的,清末风雨飘摇的年代,想保住这样的一洞珍宝是非http://87book。com常困难的,如果换成是文革时期藏经洞被发现,也许面临的是更可怕的毁灭。王道士后来为保存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献,将一部分特别珍贵的写本典籍收藏了起来,然而时事多艰,他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安全保密的地方存放,直到有一天……”
费老的声音低沉起来:“1920年农历‘半年’的那天晚上,王道士像往常一样独自打扫完莫高窟倾颓的庙宇,一个人对着大漠孤月、冷泉残星眺望,天空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