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本人的“课堂”上便时有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于是,我手上的教鞭就会毫不犹豫地挥过去。如此几回之后,“课堂”上竟是再无杂音,唯有我一人的授课声。当然每逢我提问时除外,那时候会从他们那传来相当整齐的一句:“不知道!”其场面之壮观,气势之宏伟,令人目瞪口呆∫说,同志们,虽然子曾经曰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各位是不是也太老实了点啊?
就这样不知不觉竟又过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我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反正这有吃有喝的,倒也乐的自在,只是每天要对付那么一帮子纨绔子弟也不是件易事儿。起初,大家对我这个“毛头小子”不甚服气,但几番较量下来之后,却都恭恭敬敬地改口叫我“宁先生”了。
正文 第十九章 试酒
“瘦猴”胡海人机灵,总会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我再把他的构思加以指导改良,就成了一个颇具新意的小发明,只可惜这儿没有诺贝尔奖,不然我看他肯定能捧几个奖杯回来。
“黑蛋”黄富人看着是有点木衲,但却有一身好力气,对各类兵器及武学招式颇有兴趣,于是我就让青青教他练武。起初,青青还老跑我跟前诉苦,说是不愿再教那个“笨蛋”了,可没过几天,却又看到她对“黑蛋”指导地异趁心,我不禁松了口气,想必青青也是被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给感动了。
工部侍郎家的二公子司马帆年仅十七岁,却生来就独好饮酒,素有“千杯不醉”之称,也因此,他爹总骂他不务正业,难成大器。可我却不这么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他对酒这么有兴趣,不妨更深入地去了解各色酒业的酿造方法和用途,酒并不是只会醉人误事的,很多时候,只消在酒里添上几味药材,就有滋补甚至是救人的功效,在我稍做指点下,他竟然是毫不犹豫地迷恋上了对酒文化的研究。
还有城西刘家庄的三公子,城南“苗氏木材店”的八少爷,素有“天下第一歌舞坊”之称的醉香楼的花大少这些个在在外人眼里一无是处的公子哥儿们,竟然都对我口中说出的那些个他们闻所未闻却又向往至极的想法佩服地五体投地‰必我的说法是比他们平时听的溜须拍马的话儿听着受用多了∫想,以前大概也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像喝酒打架这些个长辈眼中惹是生非的事儿都能被我说成是他们的特长,也没人告诉过他们,这些个特长只要用到正处,他们都必将成为国之栋梁。
于是,我的这一帮子学生里除了八戒同志一开始强制带来听课的几个外又添了不少自愿前来的。
“什么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