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了一辆马车让人捎到了城里。在山上呆的太久,猛的一下来竟有些不适应。街上小摊小贩很多,最后捏着碎银买了两个包子。老板告诉我那不是一两银子,是半两,我找了个路人确认了一下,在被当作神经病之前,怀揣着半吊钱和两个包子一路打听去了应山书院。
应山书院还是在那座山上,只不过我住的地方在城南,应山书院在城北。一座山山麓延伸下来,曲曲折折围了半座城。走到地方的时候已经是晌午,吃了剩下的那个包子擦干净嘴又(www。87book。com)整 理一下破旧的衣服才挺直腰背进了书院。
有穿黑蓝长袍的年轻人过来,拱手行了个礼,我慌忙同样回了一个。那人一愣,问:“这位夫人是来看孩子的吗?今日不准探视。”
我也一愣,觉得读过书的人确实说话好听些,“夫人”比“小婶子”略微好听那么一些。心里做着自我安慰,嘴里笑着道:“不,我是宋思成的朋友,约好了今日过来。”
那人“咦”了一声道:“宋先生出去了,一时估计还不能回来。”
“哦,那我在这等着。”
“夫人或可进院去,在客房等着就好。”
我抬脚进去,跟着他走了一段儿道:“来时慌忙,尚未吃中饭。”
“夫人稍等,晚些派人给你送饭。”
小伙子,有前途啊。
书院的饭菜比山上的可口,不是我手艺差,应该是家里佐料不全,油也不舍得用。挑着肉片和黄豆芽吃了,心想等那个宋思成回来也许能给大胡子带回去一罐子。
吃饱喝足,屋子里呆着闷,出去听孩子们念了会诗经,见院子里风景好,在横穿书院的小溪旁找了块大石靠着,心中感叹,看来诗中描写书院风景都是真的。唐诗有云,“满庭花木半新载,石自平湖远岸来。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抬头看看小溪另一边的竹林,这书院只会更美三分。
正酸不溜秋的背古诗,听不远处传来脚步声,很干练,并不拖沓。探头看过去,瞬间只觉得呼吸都停止了。他沿着小溪往这边走,微垂着眼帘,两手随意的背在身后。身材修长,一袭浅色长袍,衬得人更显飘逸。我痴痴地看着,待他抬眼看过来,心里一酸,低低唤了一声,“林晟。”
来人停住脚步,看了我一眼微微皱了眉,半天开口问:“这位夫人,为何会在书院?”
我扶着石头站起来,直直望着他走过去,忽然就觉得前世今生也许并不是神话,他就是林晟,连左脸颊那颗泪痣都一模一样。我觉得手都有些抖,咧嘴笑了笑眼睛竟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