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就要扯远了,起码要扯到甄圈圈的太爷爷。
甄圈圈的太爷爷在解放前也是上海滩有身份的人,跟英国人合伙开了个规模很大的红木家具厂。
随着日本人攻占上海,甄圈圈的太爷爷便带着甄圈圈的爷爷及家眷逃离上海。
兵荒马乱地,甄圈圈的太爷爷也没有跑远,就逃进了江苏华容县高丽山里。
而甄圈圈的爷爷当时已经成亲,娶的是上海当时名噪一时的舞女,只是结婚几年都没有生养。
舞女在山区住了一段时间后,吃不了那苦,加上甄圈圈的太爷爷考虑到传宗接代,在当地找了个普通村女给甄圈圈的爷爷纳了妾,舞女一气之下就回到了上海。
这样,普通村女,也就是甄圈圈的奶奶便由妾升为了正房。
但山区农村的普通女子怎能跟上海当红的舞女比?甄圈圈爷爷对舞女的思念与日俱增。
开始几年,甄圈圈的爷爷有老子管着,去上海的次数极少,去也是偷偷去。
等甄圈圈的太爷爷一去世,甄圈圈的爷爷便来了个本末倒置,在上海是极少回江苏了,并且将甄圈圈太爷爷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都带到了上海。
由于甄圈圈爷爷的居中调停,舞女有时候也陪着甄圈圈爷爷一起回江苏,甄圈圈的奶奶知道自己正房的位置名不正,倒是在舞女面前低调的紧。
甄圈圈爷爷大小老婆间关系倒也融洽。
但舞女每每看到围在甄圈圈奶奶跟前的孩子,便暗自神伤,哀叹自己不能生养,心里慢慢滋生了一个念头:领养个孩子。
当然,这也是为以后养老考虑。
慕容根被领养回来的时候不到两岁,据收容所说,这孩子是被上海一个小户人家因为养不起,而遗弃的,比甄圈圈父亲甄大根小两岁,便起名甄二根。
甄大根和甄二根属于两个世界的人。
甄二根自从被舞女领养,在上海滩便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大少爷生活。
而甄大根从小在农村长大,甄圈圈的爷爷更是从未带他离开过高丽山,甄二根倒是经常跟母亲来山区渡个假啥的。
随着年龄增长,两个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渐渐有了隔阂。
甄大根认为,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被这个甄二根夺去了;而甄二根却是对这个乡巴佬愈来愈看不起。
逐渐地,两人甚至一年也见不上两面,过年不得已见面,也是形同陌路。
甄圈圈的爷爷早看出两个儿子互相敌视,也知道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亏欠太多,但养子却是自己最爱女人的心头肉。碍于此,总是难于启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