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一笑,“日升月落,没有谁能真正离不了谁,只是你不承认而已。你就当我十年前走了再没有回来,我们再没有遇到。你在玉澜堂,依旧可以过你的日子。”
“不一样了,”他苦笑道,“永远都不一样了。”
“那么,”她轻轻把孩子的小手放入襁褓中,轻声道:“我也没有办法了。”
孩子啵的一声,嘴角又流出口水,她给他擦干净,轻声道:“文昌,嗯,也是个不错的名字呢。小宝贝,你有名字了。”用手指轻柔地点了点孩子白皙柔嫩的鼻梁,脸上绽开了笑。
外头老妈子咳了一声:“七小姐,老爷他们来了。”
七七应了声:“知道了,进来吧。”抱着孩子站起身来,对静渊道:“回去吧,别忘了把药拿着。”
静渊的脸变得青白,低声道:“我不会放弃的。”
七七轻轻摇着孩子:“可我已经放弃了,回去吧静渊。”
……
至慧终于又来了一封信,那时已经临近十二月了。
信中并未说什么,只是简单地报了个平安。信纸是最普通的草纸,钢笔晕染出一团团墨渍,想是揣在怀中被汗水浸湿。寥寥数字,只为了让家人放心,也可能是战火中根本无暇执笔多写。
这封信并没有让大家少一些担忧,因为从随军记者登在日报的文章上,谁都可以想象得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川军战士们出发时单衣单裤,脚登草鞋,直走到河南境内才刚刚开始穿上棉衣,到山西时已冰天雪地,需要一边烤火才能一边前行,部队初到山西,装备简陋,行如叫化,更受各外系军阀冷落,口粮得不到接济。其中,川军大军阀田颂尧的部队,在装备里,比之刘文辉、刘湘、邓锡侯等人的部队差了很多,因为他的属地税收非(霸气书库…提供下载…87book)常少,川北的二十六个县都很穷,寄养也不足,欠军饷是常有的事,穿的军装很破,有的时候甚至就是打赤脚,走到山西,一些士兵不得已只好四处抢夺粮食,甚至哄抢晋系部队的军械库,在严寒中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蒋介石知道后大骂:这帮四川叫花子没有什么用,让他们从哪儿来滚回哪儿去
在至慧的信里,他没有提到这些,只在报完平安后写了一句:儿必不辱生我养我之巴蜀也。
信是由一个姓沈的记者带来的,问及至慧的部队此时在什么地方,沈记者道:“现在也说不清楚,说会驻守在长治,一时又听说可能会去山东。不过在哪里都一样。其实……”沈记者想了想,对孟家众人道:“二公子其实很希望能有一场大仗,很多人都是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