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抱着孩子对杨漱跪下,眼中隐隐闪着泪花,低声道:“杨姐姐是七七和文昌的救命恩人、再生父母,请受我们母子一拜。”
杨漱慌忙站起要扶,七七早已磕下头去,待她站起,脸上已做欢容。
杨漱人虽刚烈,心肠却又极软,等七七走到一旁,自己却忍不住泪流。杨霈林微笑着给姐姐递去一张手帕子:“人家都没哭,你哭作甚?”
杨漱摇头,低声道:“你不知道,看着总觉得可怜让人心里疼。”
杨霈林微微一震,笑容也渐渐敛了。
冬日的清河,泛起了沉沉的湿雾,盐船过境,搅动河水,只听到声音,却看不真切。房屋、街道、山林,全隐入了冬日的雾中,宛如清丽的水墨,平静的风光。
可是,再也没有了平静。
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消息传来,四川又一批军士加入了抗敌的队伍,年龄最小的,竟只有十三岁。人们在震怒、振奋之余,也生有一丝恐惧,那是每个人在面临家园尽毁时生出的正常的不舍和眷恋。
整个清河都在忙,都在活动。紫云山上的工事已经筑好,平台上架起了高射炮和瞭望台。各个城镇的入口处挤满了运载财物的大车,大到富商自家佛堂里供着的鎏金佛像,小到寻常百姓家中木雕的神龛。人人都在往乡下跑,都以为乡下才是安全的地方。也有人心存侥幸,觉得四川偏安内陆,清河又地处四川的腹地,日本人绝对打不进来的,话虽这么说,水路、陆路上拥挤的货船和货车却越来越多了。有谣言传来,说有土匪趁机打家劫舍,甚至在永安、白马等地暴动,富人们在路上被抢劫,男的被杀,女的被奸,惨不忍睹,这些谣传,让空气中的惊慌又加深了一层,但无人去深究是不是真的,走的人和留下的人,依然在过着他们惯常的生活,尽管知道也许毁灭的一刻迟早会来,届时一切平静都将被撕裂,所有的常规都要遭到彻底破坏。
平安寨,由盐务局和政府派重兵守护,自然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时,清河各重镇的大家族,也都在自寻出路。
在孟家,名贵的家具挪到库房,镜子拆了下来,古画从墙上取下,装入箱中。地上都放着稻草、牛皮纸和麻绳,家丁们忙碌地在雕梁画栋间穿行,庭院中挤满装财物的架子车。满屋子都是喧哗的人声,淑云和沅荷吵了起来,两个人都是又说又哭,孟夫人让秀贞上前相问,原来只是因为长工因想着沅荷的东西多,便决定先运她屋里的东西,淑云觉得自己是三少奶奶,沅荷比她辈分低,理应先运她的,秀贞劝了两人几句也就罢了,她自己房中亦有好些东西要收拾,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