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自我保护,韩氏有了丧气的垂下头,也不再辩解,“儿媳知错了。”
“你这两日在仔细想想我的话。”刘氏想了想,那件事,还是让敏之告诉她吧,“晚上你让敏之早点来我这一趟,我有话和他说。”
看着韩氏萎靡不振的离开,刘氏摇摇头,这个儿媳,还得继续调/教啊,所幸没什么大毛病,就是有时想事情有些奇 怪{炫;书;网},好在她身子还算健朗,再多扶持她几年也使得。
刘氏无奈的扯了扯嘴角,小睡了两刻钟后换了丫头进来服侍她更衣梳头。
“早上布庄上送来那几匹缎收到哪里了?”
“因太太说今日要用,奴婢便收到柜子里了。”碧荷连忙说道。
“拿出来我看看。”
碧荷快步走到西屋,拿出钥匙开了锁,将那几批缎翻了出来,锁好柜子后寻了四个小丫头抱着便来到刘氏面前。
刘氏看了看又用手仔细摸了摸,“早上忙着伺候老太太,也没细瞧,如今看来倒是好的。”
“听管事儿说是今年的新花样,若是不好哪里敢送到太太眼前。”碧荷笑道。
“颜色重的那六匹给老太太送去。”刘氏指了指深色的料子说道。
“是。”
“大姑太太二姑太太各四匹,三位奶奶没人两匹。”刘氏又翻了翻料子,“这几种眼色杏儿穿着正合适,就给她吧。”
“太太不选两匹颜色好的?”碧荷问道。
“这回送来的颜色过于新鲜,我可不穿,都给杏儿吧。”
碧荷点点头,连忙按刘氏的吩咐将料子分别送了出去。刘氏见碧荷办事利落,放心的点点头,命碧荷寻了两个小丫头抱着给女儿的几匹布料去了后罩房,之间江杏儿正坐在窗前刺绣,见目前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行礼。
“我的儿,这是在做什么?”刘氏坐到炕上看了看女儿的针线篮子。
“快入秋了,女儿想着给娘亲作件夹袄。”江杏儿浅笑着拿过一旁做了一半的针线,棕黄色的料子透着淡淡的温馨,针脚细密,款式也新鲜。
“你有这份孝心为娘就很高兴,只是你去年给娘亲做的那件还没来得及穿呢,怎么今年又做了?为娘的衣裳够穿,家里又有针线房,用不着你这样劳累,多伤眼睛啊。”
“针线房做的是针线房的,这是女儿的孝心。何况孩儿平时也没什么正经事……”
见女儿这样固执,刘氏无奈的摇摇头,戏谑的说道,“若是无事不妨在家里多绣绣嫁妆!”
江杏儿脸孔微红,不依的撇过脸摇了摇刘氏的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