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阴处绑烟叶呢。
爷爷、奶奶也一定在其中。这是必然的,烟叶采下,放置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变黄,烤过后,卖相不好,也就值不了钱。所以,村里人下烟的时候,总是轮流着,然后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帮忙,争取时间。
村子里都是同一派行,同一姓的,都是“亲戚”。只是文静的派行十分的小,所以文静总是叫着几岁的小孩“公公”、“叔叔”、“姑姑”。
中学时的同学来村子里玩时,总是嘲笑文静:“我说文静,你怎么好意思开口叫三岁小孩公公?”文静颇为无奈,却也不以为然:“你试试从小就矮人几辈的叫法,十几年后,你就跟我一样,习以为常了。”
每次回村子,总是带着大包的东西。当然衣服是没有多少的,文静只带内衣,然后就穿着奶奶的衣服。嘿嘿,按文静的话说,穿着奶奶的衣服最舒服了,夏天那摇摇的薄布,又宽松凉爽,冬天的却是保暖实用啊!
文静带着的,可都是妈妈一早准备好的水果,还有给爷爷奶奶的礼物。放下包,手上提着一袋水果,跑到公用的压水机旁,洗了一些葡萄,苹果。
刚走近烤烟房,大家伙便纷纷热情地打起招呼来:“哟,我们的大学生回来了!”
文静有些不好意思,把水果放在一张长椅上,几个小孩扔下手中的烟叶,抢了上去。
“喂,你们几个手都不洗,别想吃啊?”
“知道了,小侄女!”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女孩,因为热脸上染上两朵绯红,看着文静嘻嘻一笑,被烟叶染青的手上抓着一个苹果。
文静无奈,这小姑姑也太那什么了,怎么能不洗手就吃苹果呢。
众人也都不客气地洗了手,分享起文静带来的水果。村子里的人都这样,习惯了拿出来的东西大家分享,倒也没有人会觉得不好意思。
“我说,老三啊,你干嘛不跟着文铮去城里享清福呢?”有个青年辈份极大,开起文静爷爷的玩笑来。
文静的爷爷是个慈祥话不多的老人,只是看了看文静,笑而不语。
文奶奶也是个不多话的人,胖胖的脸上堆起了笑,摸了摸乖巧地坐在自己身边的文静:“老头子是不舍得这田、这牛!”
众人哈哈大乐:“那牛就是老三的宝贝,倒比儿子,儿媳妇都重要了!”
……
笑闹过后,文静也加入了绑烟行动。文静手脚利落,绑得又快又好,这一直是文奶奶的骄傲。
夜了,文静跟几个小子坐在院子里吃着西瓜,这西瓜是小公公贡献的。刚收回来的西瓜,总是让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