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近最常读的是《意大利童话》,很吃惊吧。”
“有一点,”书璐把身子靠向椅背,看着搭档,“你不会是读来催眠的吧。”
“当然不是,”乐乐做了一个怪表情,“我只是重温一下小学时光。”
“真的吗,我小学二年级时也会在每天睡觉前读这部书。”
“好吧,”乐乐说,“如果你一定要强调你是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读这部书的话,我只能承认我是五年级才开始读的。”
两人相视而笑,就像在食堂闲聊般。
“那你最近在读什么呢。”乐乐问。
“《海边的卡夫卡》。”
“我想,对有些读者来说,读村上春树的书也是一帖催眠的良剂。”
“或许他的书有时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奇,有时又很深奥难懂,但有什么关系呢,喜欢他的人就是喜欢他所营造的这一种氛围吧。”书璐笑着说。
“你喜欢吗。”
“谈不上,至少没有对《哈里波特》那样喜欢,”书璐做了一个鬼脸,表示这是一个玩笑,“但我认为他总是愿意通过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一些他的看法、或是他所总结出来的这个世界。”
“你会不会觉得他的看法有时偏激。”
“一定会。但就像他在《开往中国的慢船》中所说的,‘我眼中的中国,只是为我存在的中国’,‘那也是我自己的纽约、我自己的彼得堡、我自己的地球、我自己的宇宙’。我们对一个人、一本书的看法,都只是我们自己的看法,究竟这个看法是对是错,我想,并没有答案。因为这个答案也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答案。”
书璐顿了顿,继续说:“这个道理会不会有点深奥。”
“我想……”乐乐不无幽默地回答,“或许对有些读者来说,听《书路漫漫》也是一帖催眠的良剂。”
“如果是的话,我也感到很荣幸,但有什么关系呢,喜欢这个节目的人就是喜欢这一种氛围吧,”书璐微笑着说,“让我们来看一看村上的这一本《海边的卡夫卡》,这是一本关于自我与残酷现实的书。然后让我们继续读小曼的来信。”
书璐还记得,那个节目开播一周年之前举办的评比活动,读者们的来稿源源不断地飞进办公室,引得其他节目组都有些诧异。书璐和小曼从来没有这样忙碌过。老赵说,这对于一档平淡而乏味的读书类节目来说,已经是一种成功。
不知道老赵的这番话算是表扬还是批评,但对书璐和小曼来说,她们从最初的莽撞懵懂,经过一年的努力,至少让许多人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