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鞭长莫及,除了相信她别无选择。
摸了摸三头无精打采耷拉的脑袋,低声喃道:“三头,师兄是你半个主人,你既然好好的,他一定也不会有事。”
八月二十,南诏和西坞之间一百年来最大的战争,爆发了。
杀声震天,鼓声冲神。
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世界,所有的士兵,所有的人,只能凭借一把铁刀,一根长戟,一柄利枪,一双巨斧,拼的是力气,拼的是血肉。
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生命被无情地收割,漫漫黄沙,竟然被鲜血染上一层褪不去的红。
岑涛是个老将,有足够的经验来打好一场战争,虽然这是一场准备不足的战役。
南诏号称精兵三十万,岑涛手下的帝军五万,晏清手下的东南军十万,董武手下的中军十万,加上常驻安平郡的西北军五万。
其实这些数字只是账面上的,是所有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可调动兵力。
实际上,皇甫烵下的诏令太急,能及时赶到战场的绝不超过二十万,加上西北军和安平郡的三万兵马,也到不了三十万。
何况安平郡那三万兵马一直捏在乐芜手里,乐芜为“将功补过”主动向岑涛提出愿为太上皇效犬马之劳,但谁又敢放心大胆的用呢?
面对西坞实打实的三十万大军,南诏勉强占有地利,尚能拼上一拼。
最大的问题不是兵力,而是粮食。
上半年的粮食一般会在六月中旬征收完毕,归入国库,七月份由户部统一调派。如果这场战争早一个月开始,南诏的军队将会有充足的粮食。可惜现在已经八月份,暂且不计运粮消耗的时间,国库的余粮根本无法支撑将近三十万的军队长期作战。
如今很大程度取决于就地征用,问题是官府的粮仓有多少存货?平头百姓更不用说,勉强温饱而已,哪里还榨得出富余的粮食。
现在能把西坞军队压制于西北线外,战场在林邑沙漠接近夹谷道的地带来回拉锯着。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
十天?
半个月?
谁也不知道。
涵阳不需要十天,更不需要半个月,只用再等两天。
八月二十二,天狼星北移,鬼门大开,是启阵的最好时机。
西坞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