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解决 。。。
李隆基被抓起来之后,同一时间,安国相王府和临淄郡王府也被控制了起来。朝中大臣就算再傻也看的出来,这次的事件绝对是有预谋的,否则,安国相王府和临淄郡王府距离长安也算不上近,若是事出突然,怎么着也要一两天才能将两个王府控制起来吧。如今,几乎是在拿下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同时,两个王府就一同被控制了起来。
但是就算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却也不可能开口说出来,毕竟当时那个状况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的,不是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被阴了就能翻案的,更何况……证据确凿,大家就算明知道这俩人被陷害也不可能站住来说话,更何况,到底是不是完全被陷害还是另外一码事呢。
当然,李重润没有让人动王府内的人,毕竟还没开始审问呢,尚未定罪怎么好轻易拿人?只不过,在搜查安国相王府的时候,“不小心”搜出来两封信而已,一封自然就是武崇敏的,另外一封没有名字,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李裹儿却是知道那一定是李重润派人写给安国相王的。
人拿下了,李重润没有请缨做主审,而是推荐了狄仁杰,这一点是李裹儿建议的,当然李重润也同意。毕竟狄仁杰为人机敏而且清正廉洁,交给他自是再好不过。
其实太平公主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好审的了,毕竟她带兵进宫,当时多少官员都看着了。而且她一口咬定是唐慕青出宫告诉她皇上要废太子,所以太子要谋反,然后她才进宫勤王的。但是无论福国安乐公主还是皇后甚至是宫门侍卫都一口咬定唐慕青从来没有出过宫门。
于是这谋逆之罪似乎已经定下了,最棘手的其实是李隆基,当时事发的时候,李隆基就在太平公主府,但是他却似乎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但是若说他和这件事情一点关系都没有……很多人都不相信,除了四个人李重润李裹儿以及裴耀卿和唐慕青。只不过他们不会说,所以案子就卡在了这里。
后来从安国相王府搜出的那两封信,倒是让这件案子渐渐明朗了。武崇敏的信写的极为含糊,但是要是结合第二封无名信来看,那最后一搏,倒是耐人寻味了。
狄仁杰将供词和推测全部上交,因为事关皇亲国戚,又是谋逆这样的大逆不道之罪,他也没有权利判案。
李裹儿对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如今百口莫辩的处境感到很满意,她还记得历史上的李裹儿也曾经接着李重俊谋反而陷害太平公主,可惜没有成功,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如今,她也来陷害,她就不相信,这么多眼睛看着,太平公主还能翻案!
事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