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怀疑那车库里到底有没有车。
通过观察,他发现这个小区共有六栋楼房,由于开发商缩短了楼距,除去五米左右宽的一个绿化带,每栋楼的东面都有四间车库,车库前是一个不大的空场,南北两个方向能放八辆车,稍不留意,靠北面也就是里面的两个车库就被不知情的车挡住。
令人不解的是,除去那个纸条告诉他里面的车库有车外,其它三个车库门一直紧闭,也不见前面有车辙印。
他自己都奇怪为什么对后面的车库感兴趣。也许是那个纸条的原因吧。
想想也是,他初来乍到;没有自己的朋友圈;没有自己的交际网;在家喝茶、看报、看电视,偶尔想想那个小纸条,也是他目前的业余生活吧。
事实上,在省城,他的交际范围也很有限,仅局限于三、四个同事之间,由于省委书记秘书的特殊身份,他一贯的谨言慎行,就是回到京城,交际也仅限于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之间。
今天早晨天气不错,他洗漱完毕后,还不到七点。温热一杯牛奶,从冰箱里拿出两片面包,放到餐盘中,端到阳台圆几上,打开电视,在等待早间新闻的空档时间里;展开昨晚带回的《督城报》,边吃边看,还不时的抬头,偶尔看一眼后面的车库。
看着看着,他就被报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住了,这是一篇整版通讯,除去广告,占了副刊整个版面。
介绍的是本地一个家族企业的掌门人,为提升自己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自费到清华、北大学习,如何经受改制的阵痛,顺利度过企业青春期的报道。他惊呆了,没想到基层一个家族小企业主,竟有这样的胆识与气度!尤其是文章中入木三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作者的一些个人观点,完全吸引了他。
012。发现纸条女
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这篇文章,都深深的吸引了他。
他拿起笔,在上面一行行的铅字下面划上横线。
其中,还用了双线。如:“企业一旦成功,也就开始走向滑铁卢,这是因为成功了,就不在满足于在本领域内的坚守,热衷于向其它领域的盲目扩张,殊不知,前面早就有人给你交了学费,如前几年的巨人集团。怎么才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心无旁骛,做大做强?钉子型的企业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一点,大河建材公司做到了……”
好文章!笔锋犀利,痛快淋漓。既是通讯,又是调查报告,还是家族企业的成功改制的典范;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他站起身,叉着腰,喝下最后一口牛奶,猛然看见一辆乳白色的小奥拓从那个车库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