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为《新心理控制术》的音频节目(通过声音讲解书本内容)、一种为期12周的家庭学习课程、一种月季通讯,还有为某些行业、产业、团体以及国际翻译组织准备的专版节目。
我的观点是,我这一生都生活在心理控制之中,与其须臾不离,而且从中不断受益。安妮·马尔茨曾对我说,在这个主题上,她简直说不出我的作品与她已故丈夫的作品有什么区别。这真是对我的极大褒奖与鼓励。但愿她的话没有错,但愿这部对原作的扩充修订版与马尔茨博士的原作如出一辙,就像他此时此地在亲手安排一样。
如果你有高见,我很高兴你能通过传真或写信告知。传真号码:602…269
3113,邮寄地址:菲尼克斯市AZ85014第103街区第7大道5818号,心理控制基金会,由工作人员转交本人。如果你有兴趣阅读基金会过期通讯,还可以访问我们的专门网站:www。psycho…cybernetics。com。
我真诚地相信,你此时手中捧读的是一种最强有力的工具,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花费多大代价,你都能用它来进行自我完善、实现目标。能尽一点绵薄之力将它拿到你的面前,那是我的荣幸。
第一章|自我意象:让你由内而外地改变自己
◆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哪些很容易,甚至会决定别人对你有何反应,其确定性和科学性,就像一根温度计控制你家中的室内温度那样无可辩驳。
◆改变自我意象并不在于时间早晚、年龄大小。你任何时候都能开始一种全新的、不同的生活。
只有那些敢于相信自己内心有某种东西能够战胜周围环境的人,才能创造辉煌。
——布鲁斯·巴顿
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开始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随后又在70年代蓬勃发展。1960年开始写作《心理控制术》时,我正处在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医学发生剧变的前沿。有关“自我”的新理论、新观念开始出现于临床心理学家、从事精神病研究的专家中间,甚至化妆品界以及像我一样所谓“整形医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中。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得出的新方法,最终带来了人的性格、健康甚至基本能力和天分的巨大变化。过去屡战屡败的人成了成功者。在没有接受额外家教的前提下,过去得分为“F”的学生成绩变成了“地地道道的A”。生性羞怯、不善交际、性格内向的人变得快乐而开朗。当时,有一期《时尚杂志》引用了我的文章,在该文中,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