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讲述了普里斯科特·莱基怎样通过指导在校学生改变自我意象,使这些学生的成绩得到了大幅提高。在经过数千次试验和多年潜心研究之后,莱基得出结论:在每个例子中,学生在校成绩差从某些方面讲,都从某种程度上源于学生对自我的感觉和定义。这些学生完全被一些特写的想法所催眠,比如“我真笨”、“我学不好数学”、“我天生就不擅长拼写”、“我没有那种机械般准确记忆的头脑”等等。带着这种自我定义,学生为证实自己的想法没有错,只好学习差了。学习不好在无意中成为一个信念问题。在他们看来,学出好成绩应该是错误的,就像他们看上去为诚实的人却去偷东西一样。
请不要忘记,我们说过,这种催眠式的灌输如果来自某个权威渠道、经常反复而且非常强烈和严厉,那么它造成的影响长期都挥之不去。消除毒害的影响或者重新灌输新的思想,都要求你获得与以上完全相同的三个要素。阿德勒博士儿时的经历中含有权威渠道(他父母和老师)、反复听到、通过当众出丑的强烈体验得到强化这三点。他的解放始于另一次强烈的体验和情绪反应,后者使他重获自由,并激励他拷问和质疑原先的信念。
受到催眠的推销员一例
在《成功推销的秘诀》一书中,约翰·D·墨菲讲述了著名销售专家埃尔默·惠勒怎样利用莱基的理论提高某个推销员收入的故事:
某家公司邀请埃尔默·惠勒担任其销售顾问。销售经理请他关注一桩很不寻常的案例。有位推销员总是想方设法保住5000美元的年薪,不管公司分配他推销哪个领域的商品,也不管给他多少酬金。
因为这个推销员在一些小商品领域曾有不错销售业绩,所以就给他分配了一种市场较大、前景较好的商品去推销。但是第二年,他拿到手的酬金数目和他在小商品领域推销时拿到的几乎一模一样——5000美元。接下来的一年里,公司付给所有推销员的酬金都有所增加,唯独这位推销员仍然只挣5000美元。于是.公司派他去推销最难推广的一种商品——但这次和往常一样,他仍然只得到5000美元。
惠勒与此人谈了一番,发现问题并不在于推销哪个领域,而是这位推销员对自己的评价。他认为自己每年只能挣5000美元,只要怀有对自己的这种理念,外界条件怎样变化似乎就不重要了。
当分配他去某个难以推销的领域时,他拼命工作以挣到那5000美元;而当分配他去推销某种好推销的商品时,只要那5000美元有把握挣到,他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