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擅长于自我放松,而这一点本身又能被你在将来的练习过程中“记住”。
第五章|运用理性思考的力量获得成功
◆要想让理性思维有效改变信念和行为,就必须让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渴望与其相伴。为自己描绘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描绘想拥有的那些东西,并假定这些设想成为可能的那一刻就在眼前。
我获取事实,我耐心地研究事实,我运用想象。
——伯纳德·巴鲁克
当我开的处方和“把运用天赋的推理力量作为改变消极信念和行为的一种方法使用”一样简单时,许多病人都非常失望。对某些人来说,这样做似乎天真得不可思议,而且极不科学。然而这种处方却有一个实在的优点:管用。正如后面将要看到的那样,它建立在绝对科学的发现成果基础上。
有一种广为接受的谬论认为,理性的、合理的、有意识的思维对潜意识过程或手段没有影响,并认为要想改变消极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就必须从“潜意识”里挖掘出一点东西来。
你的自动机制完全不带有个人色彩。它像机器那样运转,根本没有自身意愿。它总想努力对你当前的信念以及与环境有关的解释作出恰当反应:总想为你提供恰当的感觉,去实现你在有意识时决定追求的目标。你要通过想法、信念、解释、意见等形式向它提供素材,而它也只对这些素材起作用。
为潜意识机器充当“控制旋钮”作用的,正是有意识思维。只有通过有意识思考(尽管可能是不合理、不现实的).潜意识机器才能形成自己的消极反应或不当反应模式;正是通过有意识的理性思维,这种自动反应模式才能得到改变。
你现在就能得到积极效果
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心理治疗”通常被描绘成一个精神病专家引导某位病人追溯遥远的童年,就像考古学要求的那样去追寻和挖掘。结果呢,人们普遍达成共识:只要去治疗一次,你就要经常进行心理治疗。
还记得一位经理人告诉我,说他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许多行为希望改变,但绝不同意一周接一周地去拜访精神病专家,无休止地挖掘和讨论童年时代的事。虽然不能把一切责任归咎于精神病专家,但要想获得健康的自我意象,并不只有华山一条路,而且老实说,这种精神病疗法也并不能准确地代表所有医生的疗法。
于是,我问他是否真心希望发生某种变化,是否在从来不回忆童年时代的条件下也能做到这一点。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后,我和他讨论起本章的观点,即运用眼下与想象一致的理性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