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任务时,不也正是这样吗?那时,我们岂不恰恰是别人最难相处的人 ?'霸气书库…87book'
我们完全应该在头脑中树立这样一种认识:评价自己过低不是美德,而是恶习。比如说,嫉妒是导致许多婚姻破裂的罪魁祸首,这种心理几乎总是因为疑神疑鬼引起。具有正确自尊心理的人对别人不会有敌视感,不会急于证明一切。他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事实,在向别人提要求时,不会过分苛求。
自我怀疑是看不见的,它会逐渐吞噬你的自我意象,就像癌细胞侵蚀人体器官一样。
警惕偷盗快乐的贼——你内心的批评家。玛丽·伊莱恩·雅各布森博士在她的经典图书《释放平日里的才华》中写道,“假如‘我’是一个强大对手,每当你怀疑自己时,都能听到它的尖声警告。它是一个敌人,总让我们远离真我,有时也让我们远离他人。”她还写道,“神奇的是,当你的内心没有敌人时,外界的敌人也微乎其微。”如果说有一种伟大的推销方式,让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和心理控制方法合作、与自己合作,那么这种伟大的方式就是上面这句话!
在接下来几章里,我会再次讨论怎样控制“内心批评家”。这个“批评家”其实是偷窃快乐、自我接受、自尊和安宁的贼,其影响力远甚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批评家。
正如前面那位精明的公司总裁懂得要想事业发达,就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一样,她还知道自己必须小心谨慎地判断应该听谁的意见,这些意见以什么事实为基础。我们应该聆听内心的声音,但是必须谨慎运用!
当“内心的批评家”开始絮絮叨叨地小看我们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大喊“打住!”,把这位“批评家”送回原来所在的阴暗角落,让它可能因怀疑我们而受罚。
在一次电台采访中,有人曾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在65岁时着手撰写、出版并普及本书首版时,有没有想过“你认为人们之所以关注一个处在职业生涯末期的年老外科医生讨论人脑运转问题的思想,原因是什么”?我回答说,老实讲,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倒不是出于自负,而是由于对我来说这种探索并非一时冲动想施展才华,而是因为我把它看作向整个探索过程中向前迈了一步。我已经在想象中多次实现这一步跨越,随后才着手将它变成现实。不过我说,如果我“内心的批评家”敢提出这样一个荒谬而消极的问题,我肯定会和“他”面对面坐下来,给他读一读1715年乔治一世颁布的《取缔闹事法》。
心灵处方
不要老是通过“乞丐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