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目睹这一动作的人,在它开始上演时都面面相觑、相互点头,甚至对于布朗斯队的球迷而言,出现这种“直接射门得分”的事似乎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注定会发生。
不过要记住:这里说的区域并非真实的物理地盘,也不代表身体技能或技术水平突然发生变化,甚至连统计概率或既往经历也无法证明它的合理性。它纯粹是一种情绪状态。在我看来,它是指将完成射门任务这一职责完全地、彻底地交给伺服机制去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对伺服机制的一种托付,以至于一切焦虑、担忧、压力和绝望情绪都于一瞬间消失,当事人只需以一种平静的、例行公事般的方式,去履行自身必不可少的功能就行了。
许多人都想方设法寻找合理的途径,去激发这种招之即来的情绪状态。据报道,一些顶尖职业运动员(其中包括安德烈·阿加西和格雷格·诺曼)斥巨资聘请近年来广受公众欢迎的励志大师托尼·罗宾斯,请他传授这种“快速进入比赛状态”的技巧。
这种胜利的感觉的确具有魔力。它似乎可以消除障碍和不可能性,它可以运用过失和错误来取得成功。J·C·彭尼就曾讲述他听自己的父亲在病榻上弥留之际说,“我知道吉姆会成功的。”从那时起,彭尼就觉得他无论如何会取得成功,尽管当时他并无有形资产、没有钱,也没受过教育。J·C·彭尼连锁店是在许多不可能环境下和令人沮丧的时刻创建起来的。然而,无论何时,彭尼只要遭受了挫折,就会想起父亲的预言,从而觉得自己一定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在挣了一笔钱之后,他在到了多数人早已退休的年龄时,却又因故倾家荡产。他发现自己身无分文,但已经过了年富力强的时期,可以说,看不到有什么证据表明他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但是,他再次想起了父亲临终前说的话,于是很快便重新找回了胜利的感觉,而现在,这种感觉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如影随形。他重新通过白手起家发了财,不出几年,他经营的连锁店比破产前还要多。
彭尼先生具有的是一种最根本、最彻底的信念,即“我是那种一定可以成功的人”。这一信念深深地嵌入到他的自我意象中,成为他成功的最坚实基础。
遗憾的是,许多人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士那里听到的话恰恰相反,这使他们相信失败的概率远比成功的可能性大,因此他们渐渐相信,他们是那种似乎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人。
自我认识和自我说服之间的区别,其力量不应被低估。
“这种胜利的感觉”使赖斯·吉布林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