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和才智都没有遭受过重大损失,所以我没什么可抱怨的。我相信,之所以如此,其部分原因是我积极致力于心理健康研究,并让心理健康来照顾我的生理健康。
我预测:在未来若干年内,乐观情绪的抗衰老作用和益寿药物的作用只会继续提升和发展,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推崇,地位日益突出。
迄今尚未得到验证的事实依然有用
威廉·詹姆斯说,包括科学家在内的每个人,对于已知事实都会形成自己的“超信念”,尽管这种“超信念”的正确性用事实本身无法解释。作为一种实用的尺度,这些“超信念”不仅是应该得到认可的,而且是必要的。正是对某个未来目标的假设(有时候我们并不能看到这个目标)指示着我们当前的行动和“务实举措”。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之前,就曾经预测有一个巨大的大陆块向西延伸,否则他就根本不会出航;就算出了航,也无从得知将航行的路线定为向南、向东、向北还是向西。
仅仅因为坚信假设的真实性,才使科学研究成为可能。科学实验不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而是定向的、以目标为导向的。科学家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假定的事实,其建立的前提并非事实而是推论,然后才知道做哪个实验或者到哪里寻找事实,才有可能证明或反证假定的事实是否正确。
在这一章,我想与朋友们分享我自己的部分“超信念”、假设和哲学。在这里,我的身份不是医学博士,而是一个普通人。正如汉斯·西利博士所言,有些“真理”不能应用于医学,但可以为病人所用。
生命力——康复的秘诀、青春的奥妙
我相信,人的肉体(包括生理大脑和神经组织)像机器一样,由无数很小的机械系统组成,每种系统都有特定的目的性,或者说都以目标为导向。然而,我不相信人脑就是一台机器。我认为,人的实质在于驱动这台机器、占据这台机器,指导它,控制它,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人并非机器,就像电流能够流过电线或使发动机运转一样。我相信,人性的实质是不受物理规律支配的。
多年来,一些科学家(包括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学家)一直推测有某种普遍的“能量”或活力使“人机”运转。他们还猜测,这种能量可用的数量和使用它的方式,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能抵抗疾病,为什么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老得更快,为什么一些人即便条件艰苦,也比另一些人更加长寿。还有一点相当明显:这种基本能量(管它是什么样的能量呢)的来源,是某种与我们从所吃食物中获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