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民遮城做为据点之后,郑军随即由海、陆两面围困热兰遮城。由于考虑到两万大军的粮饷调度不易,郑成功并没有做持久战的打算,一开始即对热兰遮城施压,试图胁迫荷兰军队投降。遭荷兰大员长官揆一(FrederikCoyett)拒绝其投降要求之后,郑成功一度下令强攻热兰遮城,却遭遇荷军极顽强抵抗,郑军损失惨重。由于强攻不下,加之大军粮食短缺,使得郑成功被迫改变策略,派出大部分的军队至南北各地屯田、征收钱粮,以解大军乏粮的燃眉之急,对热兰遮城改采长期包围的战略。
永历十五年(1661年)七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巴达维亚调遣的援军抵达大员,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以外,增援部队亦为热兰遮城带来大量补给品与火药。时郑成功的军力仍分散台湾各地实行任务,驻守于大员以及普罗民遮城市镇的军力预估不到三千,遂使荷兰军重新燃起反扑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于外海的荷兰援军遭遇强风侵袭,被迫离开大员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风雨;其中荷兰军舰Urck号不幸搁浅,船上人员皆遭郑军俘虏。此一变故,使郑军获得整备的暂机,待荷兰军舰于八月回到大员海域时,郑军虽未能调回多数兵力,却已然完成作战的准备。八月中旬,荷、郑两军于台江内海展开激烈海战,郑军大获全胜,击沉一艘荷兰军舰,并夺取船只数艘,自此荷军丧失主动出击的能力。
十二月,日耳曼裔荷兰士官HansJeuriaenRade叛逃,郑成功在其提供之情报的帮助下,炮轰击毁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碉堡,使热兰遮城之破终成定局。十二月初八,荷兰大员长官揆一修书予郑成功,表示同意“和谈”。几经谈判,荷兰、终于在十二月二十日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
郑成功下令屯垦台湾的范围,北达噶玛兰,南至琅峤,后因大肚平埔族拍布拉(Papora)族大肚王与琅峤“番人”的反抗而减缓扩张;郑成功实际的统治区域大约是从二林到茄藤的范围之间。
在回答了郑成功的这个问题之后,玄影他们三个人便开始了和郑成功对战的比试,玄影他们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武器,郑成功也拿出了自己的佩剑,三对一的对战很快的就开始了。
玄影使出了树影婆裟,用自己手上的利剑快速的左右攻击,来来回回,好像树枝被风吹动一样,沙沙作响,而太阳照耀下的树影也跟着摇摆的树枝左右摇摆,用迷惑人的招式让对方意料不到,出其不意,以此致胜。在玄影使出树影婆裟以后,擎宇也使出了蛇行天下和万蛇朝王,雪舞也使出了寒冰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