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成功的。也就是说,除了故事性,作为作品,并不令我最满意。
因此,完稿后,我将其冷宫处理。一直藏匿于抽屉中。甚或有种“悔其少作”的感觉。
都说,作品是创作者的思想“产儿”。
之所以选择仍让面世,一方面,念及毕竟是自己艰难诞下的“孩子”,这生产、抚育过程的苦乐相随唯有自知;另一方面,也想验证一下,这“孩子”光天化日之下到底是如何样的面目性情?
今年有了一次难得的出书机会。便怯怯地捧出旧作。掸掸尘埃,洗把脸。就领着这藏匿了多年的“孩子”出门。众人见了,虽未惊艳,但也默认了这“孩子”的存在。
如此,面世了。
书名
之所以用余光中《下次的约会》作题记,事出有因。
书名改了很多。最初报纸上的故事标题是《生死之恋》。以后,写成,更改了很多,无外乎情长意短。这都是唯美是瞻害的。
“爱在左”,源于冰心耳熟能详的那诗,“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人生路的两旁……”。拒绝接受遗产,捐资建福利院,都是现实中的真实情节。由此,除了男女之情,你不得不认识到,这世上还有不说最高层次、至少也有其它形式或模式上的情爱。
临出版,再看了遍稿,忽然想要改书名。余光中《下次的约会》是我极喜的。开句“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自我的唇上飘落”,即体现了文中主旨。今生无法再赴约,就等来生来世吧。
最后得知动弹不得,无法再改。只得将就。好好歹歹,当时也是一场苦心孤诣。
就在正文前加了题记,算是另一种体现。
你可以读成《爱在左》,亦可以读为《下次的约会》。(符利群)
真相
对于,人的心理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不知道的时候,千方百计地取寻找真相;当真相摆在面前时,又情愿自己是个瞎子。
“真凶就是高太太本人。”
关雄飞的一句话,似巨石击水,震得高剑目瞪口呆。
仅仅为了替儿子扫清继承家业路上的障碍,高太太铤而走险,将氰酸钾注入高剑送给自己的巧克力中,本想着只要剂量掌握得好,一切就无大碍,不曾想问题偏偏出在这剂量上,自误了卿家性命。
过分贪婪往往潜藏着着更大的祸事。
“高先生,我承诺的事已经做完,你呢?”关雄飞悠哉悠哉地问,对高剑此刻的心情没有分毫体谅。
商人重利。此话用在关雄飞身上真是妥帖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