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街道上才渐渐热闹起来。
说实在话,她的这个店面人流量挺大的,加上她做生意也不那么呆板,收入还算可以。要不是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几年做下来,开个分店什么的都有可能。她的东西之所以卖得好,就在于一个“像”字,她很少去批发市场进货,而是在古玩市场这类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淘东西,真古董都在古董店里放着呢,古玩市场卖的东西十有八九都是仿制品,不过人家的仿制工艺要比批发市场的精致多了。认假买假自然就不会上当,商未已也基本上有了自己的固定货源,她要做的就是把货进回来后,稍稍“打扮打扮”,包装一下,标上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价格。
当然,她没有告诉别人的是,她店里的一些古画都是她自己画的,画完后再简单地做旧一下,裱起来。有时候无聊时的练习作品挂起来后,也能卖上个几十上百的。
是个人都会想要用最少的钱,买最像真货的假货做摆设,钱就是这么赚的。
上午零星做了几个生意,也挣了千把块,商未已已经非常满意了。渐近中午的时候,进来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中年女人,她一进来,商未已就知道她绝对不是来买东西的。
有很多人,比如一些同行,会偶尔过来刺探情报,就是这样走走看看,光看价码和店面装潢,对货品不屑一顾,商未已从来不担心那些人学去什么,什么东西卖什么价,她的东西卖得贵,卖得好,是她的本事。
尽管知道人家什么心思,商未已还是很热情地跟在后面做介绍。她卖的东西,每一样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如果是真顾客,商未已会细细将来,当然,那些故事是属于真品的,商未已力求把自己的东西弄得跟真的一般无二,所以,才会连故事都附赠上。
走了一圈,长得跟个训导主任似的中年妇女这才停下脚步,看着一个镶嵌着五彩玻璃珠的饰品盒问道:“这店里最贵的东西才四千多,你卖这些东西,也赚不了几个钱吧,有没有想过结婚后在家做全职主妇?”
额……这问题太私人了吧?
商未已只当没听见,指着那个饰品盒说:“这东西的真身待在故宫呢,做出来很不容易,这个价已经很低了。”
“训导主任”见商未已转移话题,眉头立即皱起来,一副在斟酌批评措词的样子。后来又想到了什么似的,良久才接着说:“这么好的位置卖这些便宜货太浪费了,搞个品牌代理卖服饰更好。这个饰品盒还挺像样子的,给我包上。”
本来商未已的微笑已经挂不住了,见人家要买东西,才又忍下来,轻轻从架子上把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