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后的那年,陈海燕在几个月内将自己的提成及年终奖凑齐了1万元,寄给了陈妈妈,之后就很少再寄钱给家里,也很少打电话给陈爸爸陈妈妈。
那个时候,陈海燕有许多怨言,抱怨上天为什么让她投生到这样穷苦的家庭;抱怨陈爸爸的不知上进,为人不懂变通;抱怨家里面为什么要在生下她后,还再生了一个弟弟,让本就穷困的家,变得更加穷困起来,也让她读不了大学……
是的,陈海燕一直有一个大学梦,而去读了卫校,是她这一生最大的遗憾。
当陈海燕重新再活一次的时候,她学会了,用一颗感恩的心,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学会了从生活中细小的地方,发现温情与美丽;学会了从陈爸爸陈妈妈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他们那深沉厚重的爱。
陈爸爸是老一届的高中生,在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时,高中生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当时陈爸爸在高中教了几个月书后去部队当兵,以陈爸爸的能力,本可留在部队里面,未想几年后,因为陈爷爷看见儿子女儿全部离家,一个人在家里面,感到很孤独,也更加想念一直贴心照顾他的大儿子,于是骗陈爸爸,他所呆的地方不久会发生地震,让陈爸爸赶快回到梧州。在这样的谎言里,陈爸爸没有等退伍申请批准下来,就强制性地离开了部队,陈妈妈也放弃了在兵团里面的工作,一家人一起回到梧州后,因为所有的档案都没有随迁,于是,陈爸爸只能到政府部门做一个临时工,而陈妈妈,则闲在家里面做一个家庭妇女,陈爸爸考虑当时的户口情况,并没有要土地,于是,这也导致了,陈家每月的家用,大部份花在买米,买菜上面。
1999年的时候,陈爸爸已经45岁了,为了养家,还要与20出头的年轻人一起来江州打工,陈爸爸的年纪大了,也只做了十几年的填填写写的政府临时工,在江州这么一个开发中的经济特区,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到建筑工地上做工。
9月的江州,室内的温度常常高于室外,建筑工地更是如此,没有空调,风扇,工人们一边流着汗水,一边做着工,只为了赚取那微薄的生活费。
陈海燕这次到江州市看望陈爸爸,看着陈爸爸手上被电线划出来的伤口;看着陈爸爸被汗水浸湿的衣服;看着陈爸爸越来越苍老的背影,陈海燕从心里面泛起酸涩的感觉。
只有随着年纪的增长,只有自己真正地做了父母,才会深刻地体会到父母那份深沉厚重的爱。这么多年,父母对陈海燕的关心与照顾,并不比别的家少一分,虽然穷困,却也努力让陈海燕吃好穿好,并为了让陈海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