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的管理人员,亦或是专业学校的老师,甚至还可以去应聘调酒师……反正捏着大把的专业证书不愁找不到工作。因此有为数不少的人奔的是这个专业新兴而广阔的前景和灵活广泛的就业方式。
按说,这个专业如此光明的就业前景,另女生报考的比例不说平均稳定,也应该差不多少。可B师大这几届的招生情况偏偏在性别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偏差,而且这种偏差还没个一定,会分年头抽风。
比如,白晓棠前头的那两届,不知怎么凑合的,男生占了压倒性的大多数,放眼一望,一片惨绿颜色,零零星星点缀其中的不多几名女生,成了万绿丛中的一点娇艳春色,让该系男生希罕得恨不得打板供起来。
可轮到了白晓棠这一届,这种性别配置比例产生了绝对性的颠覆,完全反了过来,一共招收了八十多名学生,三个班的男生加起来还没凑够三分之一,成了一眉色彩亮丽的娘子军。
这种情况可把上两届的师兄们乐蒙了,看着一片鲜嫩嫩的小师妹们那叫一个激动,抡菜刀的劲头都跟着空前高涨了不少:师妹来了,师妹来了,师妹们终于来了! 同时,物以稀为贵,本届男生的过于稀缺,也使得仅有的那几块料显得格外的中贵起来,这种中贵程度从他们的外号里就可以听出来。
一班分到七名男生,人送外号“七仙女”。
二班分到五名,大家呼为“五朵金花”。
三班,也就是白晓棠所在的班级,很幸运的分到了十三名,为了显示他们的宝贵程度,女生们特地称其为“十三太宝”。
这种称呼十分方便,不仅便于记忆,还能顺带分辨班级,比如,你一听到某男生的名号为五仙女张三,就知道这张三同学是一班的,在七位仙女里排老五。又或者,一男生被人叫三花李四,那不说,这李四必是二班的无疑,在五朵金花里排行老四。
真是简单明了,方便群众。
在大学里,如果想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一般都会瞄准学生会之类的组织,而不会考虑担任班干部,基本班干部就是些吃力不讨好的苦逼角色。
现在好了,班里的男生少了,姑娘们一致决定,这种能体现绅士风度的工作,非班里的那几头蒜莫属一一为女士服务,是每一个优秀男士责无旁贷的天职。
什么?
不干?
哦,那没关系,我们很民主的,我们举手表决吧
当然,这个专业的学生之中除了因为考虑就业原因报考的,也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学渊源子承父业,或承祖业的。
比如,白晓棠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