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儿我跟老钟打听打听这小子的具体情况吧。”安院长想了想后说道。
安妮跟不了解情况的母亲不一样,也许是出于女人的直觉,她最在意的还是那个所谓的“妹妹”。
于是她便想先侧面的跟周围的人打听一下,没想到才刚提了一下郑曦妹妹的话头,结果却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不仅办公室的人对她熟悉,就连医院里打扫卫生的大妈似乎都知道这个人。
安妮在意外之余,也不禁感到有些费解。
一是没想到她在这里混得这么开。二是觉得怎么大家都认识,偏偏自己却一点都不知道?
再有就是,这个妹妹果然不是什么亲妹妹,据说是郑师兄的一位长辈家的孩子,来B市读书,他受长辈的拜托帮着照顾。
大家对这个叫白晓棠的女孩的评价都差不多:可爱,乖巧,努力,认真,嘴甜,好玩儿,做得一手好菜,口哨吹得好,歌也唱得好……
好玩儿?
别的那些形容词都好理解,做菜这事,安妮也没放在心上,她学的不就是那个专业吗?至于唱歌吹口哨,她早就听过了。
可是,这“好玩儿”是个什么评价?
如果是“好”字的第四声还比较容易解释,可偏偏是第三声。
人又不是玩具,怎么玩?
是说这女孩个性比较幽默?还是说她比较开得起玩笑?
安妮对这些人的语文水平产生了怀疑。
其实在这一点上她完全冤枉了那些人。
正相反,“好玩儿”这个词正恰恰说明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好玩儿”在北方方言里其实跟“二百五”一词中比较正面的意思有一点接近,比较直白的说就是白晓棠白姑娘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可爱又逗趣的小二百五。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那些人吃了白晓棠那么多点心汤水,再说关系处得又确实不错,跟安妮却是面子事,方方面面的加起来,于是就采用了一种比较含蓄说法——“好玩儿”。
安妮的母亲是北方人,父亲却是南方人,她在南方长到十几岁才回到B市,上大学时又回到了南方,对北方话掌握得并不是很纯熟,一向走的又是学院派高雅小资范的她平时接触的也都是跟她差不多品味的精英式人物,从小到大对“二百五”这种神奇的生物便所知甚少。
不过,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即使是外籍华人想了解一句方言的含义也是方便的很。
所以说语言的微妙差别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安妮在不自觉中把白晓棠归入“假想情敌”的行列中,贬低敌人就是贬低自己,生性自信骄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