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难以相信这个传言。
“既然家明都说了此地不宜久留,那这些传言未必是空穴来风!我觉得我们全家还是趁早离开比较好!”大哥楚枫也坚持全家一起离开。
就这样,一直没有结论,时间在两派人的各持己见中飞逝!
1937年8月9日。这是个不寻常的一天。楚桐开着车刚驶到南京路,只见市民个个手拿报纸,面色沉重。
几个小报童四处奔走叫喊:“号外!号外!日军蓄意制造事端,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原来,今天早晨,日军蓄意制造事端,派遣驻上海陆战队第一中队长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斋滕要藏乘军车闯入虹桥国民党军用机场,遭到守卫士兵的阻拦后,他们竟开枪打死一名机场卫兵。国军进行自卫反击,当场将二人击毙。日军以虹桥事件为借口,命令大批日军在上海陆续登陆,派飞机在淞沪杭上空侦察。
这一天终究来临了!楚桐迅速开车,往美国领事馆飞奔。
她必须想办法把父母和大哥送出国,既然日本人已登陆,看来走水路是不可能的,现在只有想办法走空中路线了。
美国领事约翰·路德是楚桐在留美期间认识的,一个颇有绅士风度和正义感的中年男子。他们是好朋友,也是工作中的合作伙伴,泰丰的很多大额业务都是经他介绍的。
此时,美国领事馆亦不平静。楚桐把来意说明,希望路德能帮忙,带父母先去美国,然后改道瑞士。谁知路德面露难色。
“桐!不是我不想帮忙,确实是我还没有收到撤退的通知。”路德显得无奈。
“什么?你们不回美国?”在她的想法中,战争一旦爆发,各国领事馆人员都会撤退。她没有想过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即使是日本人占领了上海,租界内的人仍可以享受一方“乐土,”在这方面他们早已达成了共识。
既然走不了,她必须马上安排家人搬到租界内,以免再次贻误时机。幸运的是,楚家早在几年前就在法租界的华山路静安寺旁买了一幢三层花园小洋楼,原本是三哥楚槐准备用来画画、创作的地方。虽然比现在的住所小了近一半的面积,但是住他们一家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随着战争的即将爆发,租界内的房价也是一日一价,短短几天所有住房暴涨了近三成。几乎所有的有钱人都抢着搬进租界内,所有的空房都被抢购一空,这不禁让那些企望发国难财的无良商人喜出望外。
“轰!轰!轰!”一阵炮声,惊醒了正在沉睡中的上海人。这天,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大举进攻,以租界和黄埔江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