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满足,略微为难的说:“不知能不能劳烦几位,律手头缺一样东西。”
“这……”几个膳夫面面相觑,不知祁律缺的是什么,就怕他狮子大开口,说缺少粮食,或者银钱,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少庶子您太客气了,与咱们还客气甚么?您缺什么,只管开口,只要是小臣有的,您只管拿走!”
祁律见他们壮士断腕一般咬着后牙,分明十分不情愿,却装作大度慷慨的样子,不由笑起来,说:“不瞒各位,律缺一只鼓风的橐龠。”
“橐、橐龠?”几个膳夫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懵了。
橐龠是什么?自然是庖厨之间用得着的东西,是那个年代用皮子做的鼓风器,高级一些的用牛皮制成,不高级的话,随便什么皮都行。
几个膳夫万万没想到,祁律竟然不要金山,不要银山,不要粮食山,只开口要一个橐龠。
“好好好!”膳夫本吓出一身冷汗,静等着被祁律敲竹杠,哪知道祁律只要一只橐龠,这就好办了,赶忙两声答应:“一个橐龠,不值什么,小臣这就与少庶子寻来!少庶子且等等!”
说罢,脚下装了风火轮一般,立刻调头奔走,那架势,活脱脱急着奔丧一般!
膳夫们这么巴结祁律,其实也是有根据的,膳夫做的再大,那也是膳夫上士,被关在膳房里,没有个出头之日。虽说古来有丞相伊尹,便是出身奴隶膳夫,可见膳夫也能一步登天,然纵观历史五千年,这样的伊尹出现过几个?
祁律便不一样了,他成功跳出了膳夫的圈子,步入了正式官途,成为少庶子,往后的路那就是平坦大道,前途无可限量!
要知道在春秋时期做官,可不比明朝做官穷的叮当响,明朝皇帝没威信管不住大臣,很大一定程度便是因为明朝的俸禄太低太低,春秋时期大不一样。
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俸禄还不是往后的钱财,早期是粮食,而且是食封制,简单来说,就是不发你东西,但是给你田地。
“大国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用白话文说就是,大诸侯国的一等官员,给你五百顷田赋,而低一点的上大夫,给你一百顷田赋。
春秋时期的单位度量非常混乱,很多国家已经不可考,但是仍然可以大体换算一下,如果按照一顷100亩地来算,那么祭仲这样的卿士,就能得到5万亩地的田赋。
这5万亩田地不说种当时贵族喜欢的黍米,就种普通的小米,且算一亩田最低最低的产量,按照300斤计算。折合现在的小米市场价格,平均3元左右。那么5万亩田地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