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在不唤醒前世记忆之时让人不清心明神,心神不受外物所扰。”老尼姑解释,“施主要入妄城,想是要从妄城入得其他界中,饮一碗醒世泉也可多一分保障。”
老尼姑停顿了下,看着苏缘说:“我尘缘尽了,今日便是离去之时,你既在此时入得庙来,那于我们也是一种缘份,我孑然一身,并无长物,只有这念珠一串,可相赠施主,望施主一路平安。”
“长者赐,不敢辞,我便不推脱了,多谢相赠。”论年纪虽然这老尼姑不知小了苏缘多少,但是,在心里年纪上,苏缘却是比不得这老尼姑的。
老尼姑扭过头看向庙宇之外漆黑的雨夜,浅浅地泛上一丝笑意,慢慢地闭上了眼睛:“阿弥陀佛!”。
一声念完,忽然间,一股清和淡雅的香气盈满于室。
这忽如其来的清雅香气让苏缘愣了一下,“师太?”苏缘看着不再说话的老尼姑,轻轻地唤了句,可是老尼姑没有回应她,只是面态祥和的闭目而坐。
“今日便是离去之时”,想起老尼姑刚刚那句话,苏缘心中一惊,赶紧上前去探那老尼姑的脉搏,却已然是气息全无了。原来,她所说的离去,竟是这般的离开啊!
这老尼圆寂前赠给了她那串念珠,如不取,便是不敬。苏缘轻轻地取下了她手中的那串念珠,戴在了自己手上。
转过身上,苏缘看了看高大的菩萨塑像,又瞧了眼老尼姑的尸身,一个是泥塑木雕的死物,一个是一具臭皮囊,在这庙中,倒也相映。
雨渐渐地小了,当东方透出一丝白时,下了一夜的雨终于停了下来,苏缘挥手将老尼姑的尸身化成了灰。灵魂已逝,皮囊化为灰烬,留在庙中,与散于荒野又有何区别,埋于地下,和置于地上,其实并不重要。
人间道,其实并非一条大路。只见一片荒野之中突兀地竖着一块石碑,碑上本无字,但是当苏缘把手放在石碑上时,“人间道”三个大字便跃然其上,一条小径凭空现在眼前。
苏缘依小路而去,跨过石碑之时,碑上字迹又再度消失,而她走上的小路,也从一条变为无数条,纵目望去,数不清的羊肠小道,纵横交织成迷宫一般,而一开始她走上的那条小径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三界众知,要入妄城,必须走人间道方可,可这眼前无数的小道,哪一条才是通往妄城的人间道呢?
苏缘想起那庙宇中的老尼姑说过,天地伊始,自有了三地人三界,便有了妄城。天地人三界,人界与于天地两界之中,所以,这人间,取至中之道是以!
苏缘一想到此,便全不顾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