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世英倚着铺盖上不停地抽旱烟。
田秀姑问:“回来啦?有事?”
房世英抬了抬眼皮说:“没甚事。”
田秀姑点头说:“你还是少抽点烟吧,近来夜里老咳嗽。”说罢,就捂着嘴咳了两声,又过了大嫂窑里。
田秀姑刚走,娘挪着小脚过来说:“我把事都给忘了,双应前阵子过来,说是明早为他爹送葬,让我告诉你一声。”
房世英坐起来说:“晓得了,三儿呢?”
娘摇着头说:“晓不得跑哪搭去了,这几天老往外跑,一天也见不着个人影。”
房世英磕了烟灰说:“我过去瞧瞧。”
双应真得要给他爹送葬了。
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送葬的前天晚上要为死者点路灯,为得是黄泉路上有明灯指引。点路灯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死者的家人把蘸上蓖麻油的玉米棒芯装在一个篮子里,一边点,一边放在路边上,从院门口点起,直至环村绕一圈。那燃起的路灯远远望去,灯火闪耀,像一条长长的火龙,景致颇为壮观。
夜幕已经降临了,该点路灯了。
双应窘迫着脸对房世英说:“路灯我没准备,就算了吧!”
双应原准备是不点路灯的,死的已死,活的还要挣扎,对他来说,点路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房世英吃惊地问:“咋不点了?”
双应一脸沮丧地说:“我实在是花不起呀!”
房世英有些恼怒地说:“再穷,路灯也要点,总不能让老张叔黑灯瞎火摸着上路。”
双应一脸无奈。
房世英转头推了一下房世杰说:“去,回咱家拿些蓖麻油过来。”
善良的人们啊!成天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经验着艰辛和苦难,历练着忍耐和承受,每当遭逢在生和死的零界点上,总会流露出一种豁达和宽容。
点路灯的同时,秦家弯的各家院门口也燃起了篝火,这一方面是对死者的敬畏,另一方面也是对死者的祝福。路灯点到庙口叉时,房世杰远远了见秦家大院门口火光冲天,有一些人影在光影中忽闪。
房世杰问:“哥,你不觉得今晚秦家有些反常?”
房世英当即没言语,冷峻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和忧虑,瞅着秦家大院门口的火光,凝神一阵沉思。
想起秦家,房世英胸中的愤恨像久困于笼的猛虎时刻有冲出去的冲动,只是,往事已不堪回首,如花美娟,似水流年,空添了一腔惋惜和哀怨。
房世英回过神来,平静地说:“点吧!”
到了秦家大院门口,秦旺突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