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把这小曼黎视为己出,精心抚养。
父亲死后了,王文远为了生计,变卖了一些家当,继续做起了药材生意,生意尽管不是很好,但也勉强说得过去。
光阴似箭,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十七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曼黎已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
曼黎自小生在王家,因为父亲王文远上过洋务学堂,少了些保守,再加养母玉兰又是书香出身,识得些字,所以,她从小就跟着养母学起了识文断字。这中间,曼黎学到了做女人应有得三重四德,也从《牡丹亭》之类的书中了解了男女之间的风华雪月,所以,除了举止间有着女人应有的矜持外,眉宇之间也多了些成熟女人的妩媚和风情。
王文远见女儿出落成了大姑娘,怕惹出些是非,很少让她出门,心里也就开始盘算着给她物色一户好人家。
其实,根本不需用王文远操心,春色满园关不住,当镇上的人们知道王家出了个美人后,上门提亲的也就络绎不绝。王文远慎重其事地挑选着上门提亲的人家,可不管自己看上的还是自己满意的,曼黎总是不乐意。逼得紧了,曼黎干脆把自己关在窑里不出来,任凭王文远说甚就是不开口。王文远见女儿如此,害怕生出些意外来,也就把这件事暂时放下来。
阳春三月清明节到了,曼黎突然念起了自己的生母,执意要为母亲上坟。王文远熬不过女儿,可又担心外面的世道不安全,就唤了药铺的伙计王六陪她一块去。
走上街来,曼黎见道旁的槐树枝条伸展,抽出了细小的嫩牙,已是一派生机景象。和煦的春风迎面扑来,抚摸着她久已不见风日的脸颊,心情顿时格外明媚起来。如此春光,正是踏青的好日子,可身后跟着个不言不语的伙计,好不煞风景。十八岁的大姑娘鬼主意多,她借故要上茅房,摔开了伙计王六,兔子似的独自向镇外奔去。
镇外除了偶尔出现一两个上坟的人外,并没多少行人。
曼黎提着花篮,不觉就到了母亲的墓地。母亲被安葬在一片空旷的平地上,突兀而起的坟茔显得有些单薄和孤独。墓畔哀哀,芳草萋萋。曼黎采摘了些刚出土的小草,安放在母亲的坟前,默默地为母亲祈祷。那点点绿意寄托着曼黎的思念,也点缀出一丝生机。曼黎抚摸着母亲墓碑上凹凸有序的名字,喃喃地叙说着自己的心事。尽管母亲的容颜已从自己的记忆中淡出,或者说她根本没来得及记忆,但她知道,女儿的心思只有母亲才能懂得。
清风吹拂着曼黎柔软而艳丽的衣衫,显得分外妖娆。
15。第一卷 秋水河畔槐花开:战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