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重文轻武的朝廷中,修真作为一名铁骑武将,被王抬爱,有萧妃的北宫护航,有三王爷的顾佑,他才得以在战场上任意撕杀,挥洒汗水,饱偿擒寇快感。七王爷秦生敬他三分,全因他文韬略武,论计策,他不在秦生之下,他亦铁面无私,曾上奏谏王对包里排外者,明偷暗盗者,搜刮民脂者,暗娼明赌者一律撤其官职。在军中他的高风亮节同时又深得民心,他与士兵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奖惩分明,不分敌我,若归降我朝者重用,若抵死不降者规劝,曾有多少豪言壮志的敌寇归顺了我朝,且均立下了汗马功劳,全凭他的软硬兼施,知己知彼,莘莘劝导。而非靠一条芒鞭,一根铁烙。
宫廷史官便是如此记载这个人物。
这种人物,王怎可不重用?历来高傲的秦生怎可能不敬他?眼光独到的三王爷怎可能不把他揽入门下?
当萧妃听到他的名讳之后,她欣喜不已,她道:“立诏他入景炀宫。”
“万万不可!”我道。
她不解。
“修真大将军历来以铁面无私著称,若被他知道我们现在的计策,他铁定不念私情。”
“他连我也会办吗?”她愁容立现。
我点首。“步步为营为上策。”远虑者成大事,隐忍者成大业,古训如此说。
我不知他与萧妃之间的故事,若她现在念及的是我们的王,那么,她必须暂且放下修真。我待她选择。
“拿文房四宝来。”她道。
我吩咐婢女去拿了笔墨纸砚过来,我把它们铺展在了上好红木桌上,等待她。
她提笔,字行云,文流水:“一朝为我王,此生随他走。生同寝,死同穴。此生不变。”她终是下了决心,铁了心要放手一搏了。秀丽字迹等待风干,愁容未变,怎奈让我想起了黎涧。她同我一样吗?
她把纸塞入了信封,递给我道:“交给修真。”
我点首,心酸不已。
当我把信交于修真手中后,一壶上好龙井已摆在我面前,他招我入上座,让我受宠若惊。他看穿我心思,道:“萧妃的人,便是贵客,请座。”
见他如此盛请,便不好推却,待他看了信,寥寥数字,却教他看了许久,镇定如斯的大将军,面对如此决绝的信,也难控情绪。此时已过晌午,坐北朝南的客厅,阳光直射入大厅,每个角落也不放过,就连修真的脸,也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的印着哀痛。
厅内气氛有些尴尬,我不与打破,静待下文。
“且风,留下来吃顿晚膳再走吧。”他抬首,一改方才的失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