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闭眼,忙挣脱出来,深深一福,“恭送王爷。”
不敢抬头看他的神情,只见到他窸窣的衣摆渐渐远去。
作者有话要说:
孤独的红日
《一别百年》在晋江连载已经三十五个章节,我手里的稿子也接近完结,忽然对我笔下的主人公之一——大清世宗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又生出许多感慨。
早春是一个酷爱历史的人,爱历史的一切,它的正面,它的反面,它的阴暗,它的辉煌。历史长河中闪烁的一颗颗星辰曾无数次晃花了早春的双眼,巍峨壮丽的宫殿、草木灵秀的皇家园林,引得早春流连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大清世宗宪皇帝便是我大爱的一个历史人物,从《清史稿》读到《世宗实录》,再到各色朱批档案、杂技野谈,那位曾引得无数女性魂神俱醉的四爷,在脑中渐渐清晰。
他本是一个感性的人,才华出众的人,志趣高雅的人,他有理想,有能力,有抱负。然而,却留给世人阴冷、落寞、残暴的印象。
太多人心中的他,似乎寡言冷面,阴沉少语。实际上,他,应当是一个对生活、对政局、对爱情都深有感悟的性情中人。他会改编昆曲,会给心爱的女人设计衣裙,会摆各种POSE扮演各种角色留下画像,他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同时具有极其高雅的审美。早春曾经在博物馆和各色图片上,仔细端详雍正年间遗留至今的珐琅彩瓷器,那绝世的精美,靠的全然是独到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纵使乾隆年间用稀世罕有的和田美玉雕琢而成的各色玉器,在那些陶土化作的辉煌面前,都会黯然失色!懂得欣赏如此美器的男人,他的心,绝不会是冰冷的。
看过《大义觉迷路》的人,一定不会觉得雍正时一个寡言的人,他,甚至有些个罗嗦。然而,从史料中早春却看见,康熙曾说他阴晴不定,也许,在那样一段波诡云谲的历史中,真的是不适合,也不能说得太多,因为言多则必失。但他真的就不需要一个倾诉心事的人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没有人不需要理解,不需要倾听。但是,他可以交心的人真的太少,能明白的人,大多不可信;可信的,却又大多不能明白。他,一定很孤独吧!
雍正的一声,是奋斗的一生。
他总是那么稳操胜券斗志昂扬。他的前半生,为了夺取皇位而战;后半生,为巩固政权而战。他斗败了兄弟,斗败了权臣,斗败了贪官,也斗败了被他认为是沽名钓誉的清官。但最后,只剩下了他自己,丝毫感觉不到胜利的喜悦,甚至于还带了点窝囊、委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