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不是,第一志愿不够被刷下来了。”
“哦,你为什么报这个专业啊?”
“只是喜欢,你呢?”
“说地好,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就一定能读好。”
“我知道你们山东的考生分数每年都很高,有什么秘诀没有?”
“也没什么秘诀啊,我们那边的学生就是靠刻苦,基本上除了学习以外没有什么课余活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省没有特别好的大学,所以要想出人投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我们那边的整个教育体制也和你们这里不一样,你们这里的商业味太浓,什么都要钱,我们这里你要是想复读是不要钱的啊。”她清澈的眼神里似乎有一丝愤愤不平。
“这也是没办法的啊,我们这里都是这样的。你们那里民风淳朴啊。”
“我要走了,你要努力啊,到了玉泉我们会再见面的。再见了。”学姐说完后翩然离去,留下我反复咀嚼着她的话。
本书下载地址ωωω。ǔмDтχт。сοм
第六章 激情岁月
更新时间2009…6…14 3:29:33 字数:4314
所有大一的同学都必须要上一门被称之为《思想道德修养》的课,光听课程名称就知道这是一门多么无聊的课了,我早就把它划归到补充睡眠的课程中。但是,一个人完全改变了这一切,他就是我们的思修老师——王老师,同时,他也是整个材化学院的思政老师。
王老师没有特别高大威猛的体格,身材偏瘦,如鸭蛋一样的圆脸上,整齐得排布着眉毛、眼睛、鼻子、嘴等部件,好像有人一笔一笔特意画上去的一般。眼睛很有那种学者的风范,而金丝边的眼镜把这种风范完全凸现出来。鼻子好象是半个胡萝卜,很服帖地被粘在脸的正中,嘴是整张脸的精华部分,很难想象它可以装下这么多有趣的话。
他语速不快,声音也比较低沉,但是语言的爆发力能让我们一整堂课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既然来到了浙大,就应该知道母校的历史。所以我们的课从校史开始说起。
浙江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浙大虽然历经西迁的磨难,但是正如同钢只有经过了淬火后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最大效用,经过了无数磨难的浙大也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苏步青、贝时彰、王淦昌、卢嘉锡、谈家桢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先后在浙大任教,为浙大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