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提拔余姚县县令刘自强为杭州知府,封其女刘若瑶为昭仪,乾康帝大婚之后便让刘若瑶进宫。
但慈宁太后和郑家在答应的同时,也提出两个要求:一是需郑玉巧诞下两个皇子,刘若瑶才可生子;二是乾康帝需要从郑氏家族或其嫡系大臣家中再挑几名女子,和刘若瑶一起入宫。
让郑玉巧先诞皇子,自然是为了巩固郑玉巧的地位,也为了保证乾康帝的长子由郑家女子所出;而让乾康帝再纳其他女子入宫,则是为了分宠,避免日后乾康帝只宠刘若瑶一人。
因刘若瑶一事,与慈宁太后母子感情一向较好、对慈宁太后百依百顺的乾康帝第一次反抗慈宁太后旨意,这让慈宁太后心中对刘若瑶埋下了一根刺。
而刘若瑶入宫之后,乾康帝对其过分宠爱,对皇后郑玉巧反倒不冷不热,那几个与刘若瑶一同入宫、位分比刘若瑶高的两个妃子更是形同摆设,加上有心之人的调拨,慈宁太后对刘若瑶更为恼火,每隔个三五天将刘若瑶召过去训斥一番更是家常便饭之事。
刘若瑶有孕之后,慈宁太后有时还会将刘若瑶喊去立规矩,直至有一次,立完规矩后的刘若瑶身上见红,出现先兆流产迹象,让乾康帝动了怒。
不愿让羽翼渐丰的儿子推得离自己越来越远,慈宁太后才收敛了一些,对刘若瑶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一边是生育自己、养育自己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真心喜爱的女子,乾康帝到底也不愿意慈宁太后对刘若瑶更加不喜,便只得依照刘若瑶之言按时来上了朝。
不过,都说女子分娩是道鬼门关,特别是在鬼魅伎俩多如牛毛的皇宫,乾康帝不知见了多少他父皇的妃子在生产时一尸两命的例子。
因此,在离开之前,除了之前早就准备好的稳婆和辅助生产的医女之外,乾康帝又下旨将太医院擅长妇科的太医都召集过来,并让自己最信任的乾清宫总管太监高得柱拿着一道可以先斩后奏的圣旨守在瑶池宫,以防有何不测发生。
其实,此刻乾康帝的心情除了之前顺德公公所推测的焦灼外,还带有几分激动和期待。
尽管郑皇后之前已经给他生了两个皇子,但当时他几乎没什么感觉,而不像现在,他陪着刘若瑶一起,经历了她十月怀胎的几乎所有日子,也感受到胎儿的所有变化,从一颗太医嘴中尚未成型的小黄豆,到如今每天都会在母亲腹中拳打脚踢一番的小淘气,这让他真真切切的有了一种做父亲的真实感及喜悦感。
刘若瑶孕满三个月之后,他便让太医给她把了脉,说是个男胎。他已经计划好,待皇子诞下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