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离开,其影响不只体现在决策等方面。他们的撤退,让数万万翘首以待的各大产业职员,信心遭受重创!
真的致命的还不是这个。
短短二十四小时之内,所有依附于黑暗世界的海外产业全面停业,投资的外援资金,也通过各种渠道分散回收。
三百万人的黑暗世界,掌握着星球上三分之一的庞大资产。这些资产的退去,就等于活生生打断了世界经济的一条腿。想让残疾的世界经济体回到以前的轨道上,那种难度,只想想就令人沮丧。
世界各国,凡有渠道与黑暗世界联系的政府机构,都以近乎哀求的态度,恳请各势力高层改变他们的既定政策。
只是,他们的努力注定了无所作为。
各方的智囊级人物,包括苏怡在内,对这种请求都无动于衷。按苏怡的说法,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黑暗世界的成员,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产业的回收,对黑暗世界的资源再生也有极大的影响。以千万计的金钱大片消失时,没有人能够无视,长时间的经济萎缩,也绝不是黑暗世界所愿承受。
由此可证:这是一种人造的压力。压力代表着动力。
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搅动局势的动力,使互有顾忌的各方势力,真正达成“战斗”的共识。
黑暗世界的局势,便如同逐级递推的火箭,在隆隆的点火声中,疾速升空,脱开重力的束缚,最终进入预定轨道。
寒冷的北风在北极冰原上肆虐,长达半年之久的极夜,不过刚刚进入第二个月,冷冷的星光点缀着阴沉的夜色,雪白的反光,让整个冰原披上了一件莹光的外套,或许美丽,但总让人无心欣赏。
挡在格陵兰大峡谷前面的古朴小镇,可能是受外界影响最小的人间乐土。朴实的镇民很难理解经济结构的崩溃,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最多也不过是外来游客减少吧,可小镇从来不依靠导游的收入过日子。
随着一星期之前,那三百人规模的庞大“旅游团”离开,小镇又恢复了平静。一直忙碌的老神父也清闲了下来,开始为小镇上虔诚的信徒,解决精神上的顽疾。
送走了最后一位恢复快乐的镇民,老神父缓缓地收拾教堂内的一切。虽然年过八旬,但喜爱清净的他,并没有向教区的负责人申请几位助手。事实上,是那些毛头小子们削尖了脑袋也钻不进来!
一切的缘由,都是因为老神父年轻时的丰富经历。
“光荣骑士”洛达修,至今仍是“三大制约”,尤其是神圣教廷内部引以为自豪的传奇人物。
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