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一样东西,“这是‘达尔达玛号’号最后一次旅行。”
白兰度一时涌上诸多滋味,竟不知说什么才好。那是一颗锈了很久的子弹,是浅川从片山的钥匙串上拿下来的。
宇宙间的再见只能是永别。
宇宙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在第一次大爆炸后,宇宙的体积由零迅速膨胀,温度自无限热降到1秒后的100亿度,继而在100秒后降到10亿度,最终冷却下来。这一次的爆炸绝难比拟当初的爆炸,不论是规模还是作用结果的亿兆分之一,但它也在太阳系留下了相当的影响。地球上的海洋几乎被高热蒸发汲干,唯一每年处于不断扩张中的大西洋也仅仅遗下了几十处咸水湖,再也无法恢复当初的巨浪滔天,碧海晴空。空中的大气层包括臭氧层受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紫外线随时可以刺穿任何一个站到阳光下的生命。天空一片浑浊,昏黄,一种腐烂陈沦的无奈感触。几乎尽是废墟的原人类居住域,大量的工程机器化部队在远程遥控装置的操纵下孜孜不倦地作业。森林、草原、荒漠绝大部分是呈红色,由于红体近一年的侵蚀,产生了诸多变异的红色巨植物种群,连砂子与石头都变得腥红可怖,天空中偶尔飞出硕大的赤蝶,草堆里淘出巨红蜘蛛和红化白蚁,它们都已习惯了食肉、植物甚至石头的食性。高级的动物则大量死亡,连为墟的白骨都覆盖了厚厚一层粘胶般令人作呕的红。
这已经不再是人类的世界了。
凯隆等人不愿再呆在这个只有伤心的母星上。也许人类本就像玛雅人的祖先一样,原来便不属于地球。他们亲眼目睹了丁戈的死亡,至少他留下了某些东西值得长久的回忆,而任钟豪,连记忆也化作碎片,再也无人知晓他一生的悲惨事迹了。他们是不相信丁戈会死的,造物主既然能在100亿年前的创世大爆炸中生存下来,那区区极石的爆炸又算得了什么。他给世界留下的那一丁点儿希望,却是他们这些朋友的全部。而他们并非不现实,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继续呆在地球,白兰度必将殚精竭虑地铲除他们,因为一个万民昂仰的英雄与政治领袖是绝不允许有半点丑闻来掩盖他的光辉形象的。即使现在不动手,将来也一定会,他们的后代也永远别想得到安逸的生存环境。
宇宙间未必便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爱因斯坦在作无边界假设时提出问题:“在制造宇宙时造物主有多少选择性?”没有,宇宙的收缩和膨胀是任何生命都无法左右的。在130亿年前的另一宇宙的最强大生命“造物主”,最多也只能超过光速来穿棱星空,并且最大程度地制造生命,并当作种子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