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发现自己无法适应地方的生活。如今的社会变得他有些不认识,拒绝了领导的安排的他发现他竟然在这个社会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个社会任何工作都需要文凭,一个无用的文凭,当兵在这个社会里和出苦力的没有什么区别。
王海波不甘心也不服,他不相信自己无法生存于这个社会。在经历了三年的漫长的无业后,王不再幻想,这个社会很现实也很残酷。你不相信眼泪,可眼泪也会流出。王海波走到了一生中最困苦的地步。吃,吃不到好的,住,没有固定的住处,回家没有脸,不回家可怎么生活。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王海波放下面子开始出入工地,干起了苦力。凭借部队锻炼的好身体,王很轻松的就适应了这种一般人都无法做的工作。很快的一年过去了,王海波惊奇的发现他已经在工头那里有两万元的存款了,有了这笔积累,他可以去开辟自己的事业,可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梦了。
明天就是小年了,他们外出打工的人也马上要回家了,就等待工头给他们开工钱了。一年的收获,每个等待的人都归心似箭。家里有老婆和孩子,家里有着自己熟悉的生活,在外辛苦一年就为了回家有个好生活,有个好面子,不被人看不起。马上工头就来发钱了,大家焦急而又兴奋的等待着。虽然钱不是很多,可这是大家的血汗钱。
说好早上八点工头来这里发工钱,可现在已经8点多了,工头连影子都没有。大家还是理解工头的,人家应酬多,晚点也正常,毕竟所有的工程都是工头拉来的,大家才有饭吃的。
已经下午3点了,终于有忍不住的了,出去打公用电话,可手机关机。这下大家才慌乱起来,毕竟这里有几十个工人,有几十家老小等着过年呢。事情正如大家所意料的,工头跑了,带着上百万跑了,只留下这些等着钱回家过年的民工们。王海波看到失望的民工和例行公事的警察们,王海波无言的走了。他知道这种案件不是很容易就抓到人,即使抓到又怎么样,钱多半是找不到了。今年怎么过,王海波忽然发现他连生存的能力已经消失了。年关,今年就是他的关头。
很久没有给家打电话了,混的不好的人很少给家打电话,王海波也不例外。过年了,作为家里的唯一的儿子,他应该尽义务。家在农村,王海波知道家的困难,作为男人他有责任。
300元,最后的300元,王海波把它寄了回去,至于自己以后怎么活,王海波已经不关心了。找出认为自己最好的衣服,打扮自己认为最漂亮的模样出去了。
王海波找到一家平时认为最好饭店,一个人喝起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