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家中呆着,运动少消耗也少,一餐足够补充热量了。
后来,我终于觉得自己快要闲的发霉了,正巧有认识的朋友打电话来找我…………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朋友,只是在原单位因为工作关系认识的私人老板,我曾经给他行过方便,当时也并没有多想,却不料他对我的举手之劳十分感激,逢年过节还要送点进口水果之类的来感谢。
这种人,如今这个社会也算是少见了。
这个朋友打电话请我去帮忙,言辞间十分客气,倒好像我是百年难遇的一朵奇葩,而不是落魄的失业人士。
私人企业,待遇福利自然难抵公家,然而有总比没有好。
我去上班时间,正是朋友缺人的时候,凑巧又不是人才招聘会举行的月份,于是他决定去本市的大学看看,本来该是陪他一起去的,然而他这个公司终究因为是私企,很多东西都没有个章法,我正在帮他整理文件以及材料表,就没有去。
说来我的朋友也是挺有手段的,本市的那个大学,在大学里也不算是特别突出的,只是有几个专业十分的抢手,每年都在学校里举办双选会,多的是国企去要人,学生都是刚上大四就签了工作的,也不知道朋友使了什么手段,竟然真招了几个学生来,而且还是品学兼优那一类的。
朋友凯旋的那天,我正给签领墨水的单子,他手里扬着几份简历,兴奋的直拍我的肩膀,“快来看看,这次可真是够本了,学工部的那帮人,我可不算白塞红包。”
果然,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人才。
我签好字,放小助理去领墨水,朋友把简历塞到我手里,“你看看,你给我看看,这几个人怎么样,你是有眼光的人,肚子里又有墨水,比我这种大老粗强。”
原来我还是这么有档次的人。
我拿了简历翻看,成绩单和个人简介都做的非常详细,现在的大学生也很是了不得,各种证书一张一张的,看的人眼花缭乱。
翻到最后一本,竟然看见于临安的名字,再瞧瞧照片,果然是他。
还真是凑巧了。
就是不知道他哪点闪光,六个人里,除了他一个大二生外全是大四生。
我把简历还给朋友,笑道:“老板,你可真没少下功夫,这几个学生的专业很对口啊。”
“可不是嘛!”朋友把简历拍的啪啪响,“这回我可是下了血本啦。”他看看手上的表,忙招呼我下班:“走走走,今天晚上我在酒店订了位置,请那几个学生来吃饭,你再帮我仔细瞧瞧。”
一看表,还有半个小时六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